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山西太原蔬菜價格“漲”聲響起

2016年09月13日 14:39 來源:山西經濟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市民在農貿市場里選購蔬菜。

  眼下正是夏秋換季的時候,常去買菜的省城市民們發現近日的菜價漲幅較大。9月7日上午,姚大媽去農貿市場買菜,幾個攤位問下來連聲感嘆菜價漲得快。1.5元/斤的黃瓜竟然漲到4元/斤,西紅柿3.5元/斤,絲瓜3.8元/斤。不僅如此,菠菜5元/斤,豆角和茄子都是3元/斤,而這些菜一夏天都在“1元菜”行列里的。

  業內人士分析,中秋節將至,眼下各大中小學校又開學了,蔬菜需求量增大,預計蔬菜的整體價格在節前還有上升空間,節後回落幅度不會太大。

  市場菜價“高調”上漲

  “這菜咋突然貴了這麼多?”在康樂街一家超市內,市民王女士圍著蔬菜區轉了一圈,看著大大的價簽直搖頭。面對顧客的抱怨,蔬菜區的稱重員也是一臉無奈。她說:“沒辦法,進貨的價格就不停地漲,超市的定價也只好水漲船高。”

  據該超市蔬菜區負責人劉先生介紹,此次蔬菜價格上漲大概有一個多星期了。一周前,辣椒基本還保持在每斤2元左右的價格,後來隨著批發價的上漲,零售價格也一路升高,價格翻了一番還多。“辣椒價格上漲明顯,別的菜價格也有上漲。”李先生說,前段時間零售價每斤在1元至2元之間的蔬菜,現在均漲到4元左右了。

  不僅蔬菜價格上漲,雞蛋價格10天內每斤也漲了1元多,從3.5元左右漲到現在4.4-4.6元了。從事雞蛋批發的李先生介紹,“和往年相比,今年的雞蛋價格漲得晚,但是漲得比較快,幅度比較大。”8月20日,他去批發雞蛋的時候,一箱漲了8元錢。從這一天開始,雞蛋的價格就一天一個價地往上漲,其中一天,批發價一斤漲了3毛錢。短短10天的時間,雞蛋批發價一斤漲了1元多錢。

  記者走訪多家農貿市場了解到,除了個別蔬菜以特價銷售外,其余蔬菜普遍漲至2元/斤以上。

  菜價為何突然上漲,漲幅還不小?從事蔬菜批發生意多年的趙先生給出了答案。“蔬菜價格之所以上漲,主要是受季節因素的影響。”趙先生分析,夏秋換季時,蔬菜供應市場便處于“倒茬季”,市場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蔬菜價格則出現不同程度上漲。“上漲”亦或“下跌”的迷茫

  正在太原水西關南街蔬菜市場買黃瓜的市民常女士抱怨道:“快吃不起了,近一段時間黃瓜的價格蹭蹭往上漲!”

  農產品消費的兩頭,是田間和餐桌。說到菜價,市民叫苦不迭,種菜農民也是滿腹委屈。壽陽縣景尚鄉南庫韓村的菜農吳寶明著實想不明白:“我這兒最好的西紅柿每斤1塊5以上就沒人要了,你說這是咋回事?”

  “蔬菜之鄉”長子縣的蔬菜產業由種植青椒起步,也因青椒種植成名。長子目前已成為華北最大的蔬菜生產基地、我國重要的淡季蔬菜補充基地。

  看似遍地是菜,但當地農民也同樣高呼“菜貴吃不起”。長子縣宋村鄉西河村有蔬菜經銷店四五家,村民沈雪梅從菜店買了幾個西紅柿和黃瓜後直咂舌:“這一點點就花了12塊錢。”

  在太原河西農產品批發市場長期奔走在田間地頭的蔬菜經紀人魏先生告訴記者,“由于流通環節攤薄了利潤,導致菜農、蔬菜經銷商都沒賺到錢,消費者也嫌菜太貴。”蔬菜從產地批發出來到老百姓的餐桌,一般最少要經過3-5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有可觀的利潤空間,有些菜這麼一流通甚至要上漲3倍以上。“他說,農產品生產就是這樣,因為市場需求不明確,農民種多種少,是從去年的市場供需情況作出判斷的,這就有個‘時間差’。”

  據記者了解,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供給側的失衡,這一因素也是目前影響菜價、影響農副產品價格的最重要因素。對農產品的適度保護,是各國的共同準則,但相比之下,我們的農業生產方式更為落後,直接表現為農產品生產成本和流通成本更高,這也是多年來存在的問題。只有減少中間流通環節才會促進蔬菜的有序流通。利潤分攤的人少了,參與蔬菜種植銷售的人賺得就多了,菜價也能通過市場調控回歸合理的水平。

  高菜價對生活的影響幾何

  “那天去超市買了幾樣綠葉菜,雖然錢花得多一些,但是家里有老人和孩子,不能太委屈。”市民張女士說,菜價已經直接影響到自家餐桌,尤其是老人,舍不得花錢。家里的飯菜是公婆做,這幾天餐桌上的菜不是土豆絲、豆腐,就是白菜,幾乎就沒了變化,一連幾天都沒食欲。盡管我們把錢給他們,他們也舍不得買貴一些的綠葉菜。

  蔬菜價格上漲會給普通百姓的生活帶來影響。因為蔬菜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這樣就增加了日常支出,所以就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百姓的負擔,影響了人們的生活。那麼高收入家庭呢?

  “最近蔬菜確實越來越貴了,不過該吃還是要吃的。”家住太原麗華苑的王女士說。王女士是省城某醫院的返聘醫生,她丈夫退休前是學校的老師,現在有時還承接一些代課的業務,女兒在某高校任教。她告訴記者,她家從三年前開始不吃普通食用油,改用橄欖油,雞蛋也只吃綠色品牌雞蛋,這類雞蛋原來價格就不低,現在這類商品漲幅不算大。而且,她和丈夫的退休工資都漲了三次,現在“醫療費可報銷 90%,除了吃,好像沒有什麼可消費的”。食品價格目前還遠不至于影響他們的生活質量。

  物價上漲對像王女士這樣高收入家庭生活影響不大的原因是,一方面高收入家庭收入增幅較快;另一方面高收入家庭的日常支出當中,食品所佔比重相對較低,面對高菜價,經營者各有各的無奈。今年大專畢業的甜甜剛開了家小飯店。為了先打個招牌,吸引顧客,甜甜把每道菜的價格定得十分親民。“菜沒有漲價的時候我這兒的利潤就不高,現在菜貴成這樣,不要說利潤了,別虧了我就謝天謝地了。”

  甜甜的飯店里每天去購買蔬菜的服務員說,菜比以前貴了將近1倍,以前老板給的買菜錢總能富余,現在根本不夠。“我們一直都會去固定的地方買菜,算是有了合作關係,記得有一天過去買菜,他突然說每個菜都漲了那麼多,我還不相信,以為他想多掙錢,專門走了幾個菜攤去考察價格,果真如此。”甜甜說,現在只希望菜價能早點降下來,自己好繼續經營下去。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