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新發地市場蔬菜的加權平均價是2.27元/公斤,比11月18日的2.20元/公斤上漲3.18%;比去年同期的2.19元/公斤上漲3.65%。周環比小幅上漲;年同比漲幅較小。上上周末,年同比上漲14.58%,上周同比漲幅明顯收窄。
上周內的最高價2.27元/公斤(11月25日),比上上周的2.26元/公斤上漲0.44%;上周內的最低價2.20元/公斤(11月22日),比上上周的2.15元/公斤上漲2.33%。上周的最低價出現在周中期,最高價出現在周後期,表明上周的菜價雖然出現一些波動,但是總的趨勢是在緩慢上漲。
上上周,最高價比最低價高出5.12%,上周的最高價比最低價高出的幅度為2.73%,價格波動的幅度比上上周明顯縮小。
上周之初,一波強寒流自北向南襲擾了大半個中國,全國多地降溫明顯。與今年年初的那場強寒流不同的是,此次強寒流對蔬菜生產的影響相對較小。影響相對較小的原因主要有3個:1個是北方產區的蔬菜,已經沒有露地生產的蔬菜了,大棚蔬菜由于有基礎設施的護佑,沒有出現凍害;第2個是,此次強寒流的預報比較提前,北方冬儲蔬菜在強寒流之前,已經全部入庫、入窖,也沒有出現凍害;3是南方產區降溫雖然明顯,但是溫度仍然停留在冰點以上,不會對蔬菜產生凍害。今年年初的那場強寒流,南方產區的氣溫較長時間停留在冰點以下,把那茬蔬菜凍壞了一大部分。
此次強寒流對北方蔬菜的生產所造成的影響,僅僅是把冷棚蔬菜推到了退市的邊緣,影響的品種較少。所以,雖然此次強寒流造成氣溫的大幅下降,但是氣溫在下降之前的起點還是比較高的,並沒有出現極端天氣的影響。
上周中期,新發地市場蔬菜的加權平均價出現短暫的下降,原因是:在強降溫之前,商戶大多都已經準備了比較充足的蔬菜,有些蔬菜在寒流到來之前就已經進入市場;有些蔬菜在寒流到來之時正在運往市場。所以,強寒流天氣到來時,市場上的供應是充足的,價格難以上漲。而強寒流到來之前,零售商為了應對強寒流帶來的價格上漲,已經提前從市場上大量採購並且有所儲備了;許多居民家庭也已經有所儲備。所以,氣溫最低的那幾天,進入市場採購的零售商數量是減少的,而市場供應是充足的,因此,在上周中期,菜價還是有所回落的。
近期,隨著反季節蔬菜在蔬菜供應總量中所佔的份額逐漸加大,菜價已經進入上漲區間。去年同期,菜價由18日的1.92元/公斤上漲到25日的2.19元/公斤,漲幅達到14.06%,上周環比漲幅只有3.18%,漲幅相對是比較小的。去年同期價格上漲是因為低溫寡照;上周價格上漲屬于季節性上漲,強寒流的菜價的影響並沒有充分表現出來,是比較小的。
按照今冬明春蔬菜的供應形勢來看,從12月上旬開始一直到明年的3月份,菜價很可能會一直低于上年同期的價格。
上周市場的熱點話題
1、大白菜
11月25日,新發地市場大白菜的批發價是0.3-0.5元/斤,上上周末(11月18日)的價格是0.25-0.4元/斤,周環比上漲23.08%;去年同期的價格是0.35-0.38元/斤,年同比上漲9.59%。
上周大白菜價格上漲,是強寒流影響的。在強寒流到來之前,天氣預報已經提前報出,種植大白菜的農戶怕地里的大白菜被凍壞,所以突擊搶收大白菜,搶收後的大白菜絕大部分及時儲存起來了。所以,這次強寒流對大白菜生長的影響很小。
已經收儲的大白菜在入庫、入窖以後,再出庫、出窖就要增加一些人工成本和損耗成本,價格就會出現上漲。
實際上,大白菜價格上漲的絕對值並不很大,只有0.05-0.1元/斤,但是由于大白菜本身的價格就比較低廉,盡管價格上漲的絕對值並不很大,但是漲幅卻比較明顯。
今年秋季,北方產區的大白菜獲得大豐收,由于去冬今春冬儲大白菜的價格漲幅很大,所以,農戶對冬儲大白菜還是非常精心的,冬儲大白菜的儲存量超過去年。如果今冬明春不出現極端天氣的話,今冬明春大白菜的供應將是十分充足且價格也會相對低廉。
2、紫皮洋蔥
11月25日,新發地市場紫皮洋蔥的批發價是1-1.3元/斤,上上周末(11月18日)的價格是0.8-1.2元/斤,周環比上漲15%;去年同期的價格是0.9-1.3元/斤,年同比上漲4.55%。
每年的冬春季,北京市場上銷售的洋蔥幾乎全部來自甘肅,比如武威、天水、定西;也有少量來自內蒙和黑龍江,比如通遼、佳木斯。但是,絕大部分還是來自甘肅。
目前上市的洋蔥,全部是庫存洋蔥,在強寒流到來之前,北方產區的洋蔥已經全部入庫、入窖,強寒流對冬儲洋蔥影響很小。上周洋蔥價格上漲,主要是增加了入庫、出庫的費用。
據悉:今年秋季,北方產區洋蔥獲得大豐收,今年洋蔥的入庫量遠遠超過去年。但是,由于去冬今春冬儲洋蔥的價格達到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價,所以,已經入庫的洋蔥,無論是農戶還是儲存商,都不急于銷售,導致目前洋蔥價格的堅挺。
但是,如果今冬明春不出現極端天氣的話,冬儲洋蔥在明年開春以後會面臨很大的銷售壓力。
3、團生菜
11月25日,新發地市場團生菜的批發價是5.5-6元/斤,上上周末(11月18日)的價格是3.5-4.5元/斤,周環比上漲43.75%;去年同期的價格是0.7-1.8元/斤,年同比上漲360%。
去年初冬,團生菜的價格是比較低廉的。當時,不僅是北方產區暖棚生產的團生菜價格低廉,雲南昆明冷棚生產的團生菜價格也十分低廉。雲南團生菜運抵北京,批發價就是1.5-1.8元/斤,北方暖棚生產的團生菜也賣不上價。
今年此時,北方產區冷棚的團生菜全部退市,暖棚生產的團生菜種植面積減少,團生菜的價格在3周之前就開始上漲,一直上漲到上周之初。如果雲南的團生菜不能進京,團生菜的價格還會繼續上漲。
其實,雲南團生菜在2周之前就進入收獲期,雲南團生菜的種植面積也是明顯減少的。所以,雲南團生菜在產地的價格也是非常高的,只有北京團生菜的價格上漲到一定程度,雲南團生菜才能夠進京。所以,上周之初,在北京團生菜的價格上漲到5.5元/斤時,雲南團生菜才開始進京。雲南團生菜進京以後,價格趨于穩定。
北方產區暖棚團生菜還沒有到大量上市的時間,雲南冷棚團生菜也沒有進入批量上市期,目前的價格還屬于青黃不接階段,後期的價格會出現一定幅度的回落,但是回落以後的價格還是會高于去年同期的。
4、白蘿卜
11月25日,新發地市場白蘿卜的批發價是0.8-1元/斤,上上周末(11月18日)的價格是0.85-1.2元/斤,周環比下降12.20%;去年同期的價格是0.4-0.5元/斤,年同比上漲100%。
上周白蘿卜的價格出現小幅回落。回落的原因是湖北、四川、重慶的白蘿卜開始上市,供應量逐漸加大,價格出現松動。
今年我國中南部種植的冬季蔬菜,上市期比往年有所推遲。推遲的原因是:在這茬蔬菜的種植期時,當地反復出現高溫和降雨天氣,先期種植的秧苗被雨水浸泡,不得不重新補苗或者推遲播種期。
在中南部白蘿卜上市之前,北京市場上的白蘿卜主要來自河北的永清縣,永清縣暖棚種植的白蘿卜不足以支撐北京市場的需求,所以,價格已經出現連續1個月左右的上漲,只有到上周,我國中南部生產的白蘿卜進京,價格才逐漸趨穩並且穩中有降。
現在,我國中南部地區生產的白蘿卜還沒有到批量上市時間,近期上市的白蘿卜是被提前拔出的,個頭還比較小,沒有完全長成。
據悉:中南部地區白蘿卜的種植面積是比較大的,一旦進入批量上市期,白蘿卜的價格還會繼續下降。目前之所以有一部分還沒有完全長成的白蘿卜提前上市,一方面是受到市場需求的拉動;一方面是因為近期的行情太好了,農戶、生產基地寧肯提前拔出,畝產下降,也不願意錯失近期的好行情。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