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昌平區:錯時種蘑菇 省工增產增收益

2014年07月02日 14:03 來源:京郊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昌平區延壽鎮海疆栗蘑產銷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們種蘑菇,有張錯峰種植時間表。誰家先種、誰家後種,表上一清二楚,不僅種時不再需要提價搶雇工,蘑菇採收期也相互錯開,既避免了收獲高峰時,大家彼此壓價搶售,也保證了從6月至10月均有蘑菇穩量上市,穩定的供貨量又為社員贏得了更多固定的大客戶。

  昨天(6月30日)上午,海疆栗蘑合作社的栗樹林內,栗花香和栗蘑特有的氣味在空氣中混合成一股濃鬱誘人的香味兒。一張標簽插在一頂栗蘑棚邊,標簽上用黑色水筆寫著:“由此往東50個棚,4月15日種。”掀開栗蘑棚塑料膜,一簇簇栗蘑長勢正好。順著這頂栗蘑棚往東走,棚內的栗蘑大小與第一個棚基本一致。

  “那標簽就是社里放在地頭的栗蘑種植時間表。”社長張海疆告訴記者,今年,包括他在內,21戶社員參加排隊錯峰種栗蘑計劃,種植戶按種植規模分組,每組錯開種植時間,同時,每組按每10天一個周期種栗蘑,每周期種植5000棒。

  “舉例說,我是4月5日種植組的,我分別在4月5日、4月15日、4月25日……輪種8輪。”張海疆說,當地不少村民都種植栗蘑,在沒有實行錯峰種植時,為搶6月頭茬栗蘑銷售期,大家都在一個時間種栗蘑,他家兩三個人根本忙不過來,只好雇工。但因為大家都在同一時間段雇工,即便用比平時多出幾十元的工錢也不見得能搶到一個小工。現在,大家每次只需要種5000棒菌棒,夫妻倆就能完成,無需搶雇工。同理,大家種植時間段拉長了,出菇時間段自然也拉長了,不再有高峰、低谷,大家也不再需要一窩蜂地提價搶小工來收蘑菇。

  雇工費省了,蘑菇的售價還高了。“每天出菇數量穩定,不少固定大客戶被吸引來,售價也隨之穩步增長。”張海疆算了筆賬,以前,大家集中在6月出菇,有時一天能出近千公斤鮮蘑,賣的多了,售價自然就低了。但按照當地規定,栗蘑鮮蘑每公斤售價不得低于24元,否則將取消該戶的栗蘑菌棒補貼,所以,大家就採取“買1000斤、送100斤”的方法,變相壓價競售。

  實行錯峰種植後,不少客戶找上門來要求簽訂長期供貨合同,在栗蘑出菇4個月內,每周僅通過這些固定客戶就能售出1000多公斤的鮮蘑;由于不需要壓價競售,栗蘑售價從每公斤24元漲到每公斤30元,幹蘑更是賣到了每公斤300元。參加排隊錯峰種菇的社員戶均增收1000多元。

[責任編輯:王偉]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