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甘肅武都: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領頭雁”

2014年11月27日 09:56 來源:武都公眾信息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近年來,武都區堅持政府引導、企業牽頭、能人領辦、農民參與的原則,積極鼓勵和支持農民發展畜牧養殖、蔬菜種植、經濟林果、中藥材種植等專業合作社,變分散經營為規模經營,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和抗市場風險能力,有效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為武都區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是規模效應帶動發展。緊密結合特色主導產業,突出市場導向,將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發展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的有效載體,建成了一大批產權清晰、機制靈活、運行規范、管理科學的特色合作社。

  二是能人大戶助推發展。由能人大戶創辦的合作社充分依托先進管理經驗及資金、信息、技術等優勢,緊緊圍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積極為入社社員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引導農民科學種植、規范管理、提高品質,有效增加了農業收入。

  三是龍頭企業引領發展。大力發展專業大戶牽頭型、龍頭企業帶動型、基地帶動型、股份合作型、政府或有關部門牽頭興辦型等五類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合作社+農戶”、“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農戶”、“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等運作模式,極大提高了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市場化營銷水平,降低了生產成本,增強了農產品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

  四是基層組織保障發展。充分發揮產業村基層組織的牽頭帶動作用,利用特色優勢產業,帶領農戶組建專業合作社,走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道路,帶動農民持續增收。

  五是創新機制助推發展。富民中藥材農民專業合作社、東盛花椒農民專業合作社、中匯蕓豆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合作社,緊緊圍繞當地特色優勢產業,無償向農戶提供農技、市場信息,低價提供優質種子、農資等服務,有效降低了農戶的生產成本,幫助群眾及時掌握最新農業科技和實用技術,促進了農業生產的區域化、規模化、品牌化。真正富裕了一批農民、做強了一批產業、拉活了一批企業、培養了一批新型農民。

[責任編輯:王偉]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