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用“品質革命”推動“精品制造”

2016年06月14日 13:23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生產的目的是消費,產品只有被最終消費掉,才能是有效的生產。越來越多的國外農產品進入國內,我們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競爭。因此,我們需要立足大眾消費品生產,大力推進“品質革命”,推動“中國制造”加快走向“精品制造”。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目標之一就是要通過創新創造來提高企業競爭力,生產出更多滿足國人需求的高品質農產品。 ——編者

  何首君 張少劍 張春雷 本報記者陳兵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如何更好地發揮引領作用?如何通過改革創新,加快產業功能、形態、組織方式和商業模式的轉型升級?

  日前,記者來到江蘇省農業龍頭企業集聚大市宿遷市宿豫區採訪,所到企業皆是機聲隆隆,進料車、出貨車車來車往,一派繁忙景象。農業龍頭企業如何順應經濟大潮,主動迎接“品質革命”;如何讓“精品制造”成為企業經營思維,生產出更多更優質的農產品,記者走訪多個企業一探究竟。

  從一只“生”“到“熟愛鴨”——”飛全國

  在江蘇益客食品有限公司門口,一個不太起眼的門市窗口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原來是市民們在購買“愛鴨”熟食品。

  公司總經理公麗雲告訴記者,公司成立于2008年8月,初期主要是以肉雞肉鴨屠宰、分割為主,產品送往全國各大超市、商場。但作為一頭連接市民,一頭連接農民的農業龍頭企業,企業必須主動策應市場需求,在改革創新中不斷獲得新的發展機遇。為此,近年來,公司加快了新產品開發步伐,聘請熟食、調理品開發的專家加盟,變生肉為熟食,重點打造“愛鴨”品牌,截至目前,已開發“愛鴨”牌真空包裝禮盒、雞肉醬調味品、快捷菜和鎖鮮產品等幾十個品種,其中“愛鴨”全國連鎖店已經發展到400多家。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尤其是農開部門的積極爭取,近三年來,公司累計獲批各級財政補助資金700余萬元。做大做強產品品牌,惠及市民和農民,我們有動力,更有責任!”公麗雲說,經歷8年的努力,公司已從單一的禽肉屠宰企業發展成為集種禽養殖、孵化、家禽養殖、飼料加工、家禽屠宰加工、禽肉熟食與調理品加工為一體的大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15年,公司共屠宰肉雞8000余萬只,生產熟食近3000噸,銷售收入達11.83億元。自營11個養殖場,年出欄肉雞8000萬只,創產值1.2億元,帶動當地500余戶養殖戶增收。

  從““內”到“量身訂制外”——”反轉市場

  “這個包裝大一點的是專門為單位或集體訂制的,小的是供家庭食用的,這個紅色的盒子是專門為籌辦家庭喜事的客戶訂制的……”走進宿遷市罐頭食品有限公司的倉庫,看著五顏六色的罐頭產品,公司董事長董斌興致勃勃地向記者介紹起來。

  始建于1958年的宿遷市罐頭食品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涉及水果和蔬菜的種植及果蔬醬等罐頭制品的加工和銷售,年生產罐頭能力達5萬噸,年銷售收入超1億元人民幣,果樹和蔬菜種植面積達5000畝。“過去我們粗加工產品居多,隨著勞動力等生產成本和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加,如果企業產品上不搞創新,可能難以為繼,農業供給側改革給我們補了一堂“市場經濟課”,迫使我們開闊思路,自覺適應市場需求,量身訂制生產一些滿足客戶需要的優質產品。”董斌說。

  為此,公司成立了由20多名技術人員組成的研發團隊,並從南京農業大學、省農科院聘請專家顧問3人,專門從事新產品的研究開發、新工藝新技術的推廣應用。近年來,公司陸續推出了“董小妹”黃桃罐頭、南瓜醬、胡蘿卜片(丁)、梨汁桃片(條)等60多種罐頭,並借助互聯網,將各類產品在淘寶、京東等第三方平臺銷售,其中,“董小妹”黃桃罐頭,內銷長三角、京津塘等大中城市,外銷美國、俄羅斯等10多個國家,“德國泡菜”“鮮汁果汁”兩個產品已被列入國家“863計劃”項目。

  “過去我們的產品100%銷往國外,內銷幾乎為零,通過優化產品結構,提高品質檔次,現在內外銷基本持平,反轉市場的背後是企業效益明顯增加!”董斌說,2015年,公司生產各類罐頭產品2萬多噸,實現銷售收入2.3億元,帶動1500個農民實現本地就業。

  從“粗”到“潛心研發精”——“新品油”

  從“粗”到“精”,將大米麩皮加工成優質食用油,是江蘇春綠糧油有限公司近年來打造戰略新品,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

  江蘇春綠糧油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全國優秀龍頭食品企業、國家稻米油標準起草修訂參與單位、江蘇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于2015年2月在上海股權交易中心成功挂牌。

  公司董事長張德強說,宿豫作為蘇北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具有得天獨厚的農產品加工生產優勢,近幾年,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糧油加工企業面臨巨大的挑戰。如果僅僅停留在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這些傳統產品上,不僅企業發展空間有限,消費者的眼光和口味也不買賬。避免同質化競爭,必須改弦易轍,向戰略新品要效益。

  2014年以來,江蘇春綠糧油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本地水稻種植,大米加工企業多等資源優勢,大力推動產學研結合,潛心研發生產“稻米油”和生物蛋白“谷維素”等,轉變以往以大眾低端產品佔有市場的老路。公司先後與武漢輕工大學、江南大學等科研院所進行產學研合作,不斷引進新技術、新工藝,目前已擁有各類專利近70多項。

  遵循“健康、營養、綠色”的經營理念,突出產品轉型升級,江蘇春綠糧油有限公司生產的稻米油等數十個油類產品去年現銷售收入4.7億元,“春綠”牌商標2015年6月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春綠”牌係列食用油被評為“國家級放心油”。眼下,公司正與南農大益農科技平臺對接,開發建立農產品“溯源”體係,不僅要讓消費者吃的營養健康,更要吃得放心舒心。

[責任編輯:王亞靜]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