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梅在即,階段性降水、低溫寡照天氣不僅有利于“兩遷”害蟲的大量遷入與快速繁殖為害,而且有利于病害的發生流行,給湖北省早稻和再生稻安全生產構成嚴重威脅。根據農業部特急電報通知要求,昨天(9日),省農作物病蟲草鼠害防治指揮部辦公室發出蟲口奪糧緊急動員令。
據全省農作物病蟲測報網監測,今年湖北省稻飛虱燈下遷入時間早、遷入蟲量大、田間見蟲范圍廣、增殖速度快。湖北省稻飛虱呈重發態勢。稻葉瘟發生面積大、擴展速度快。據6月8日統計,湖北省稻瘟病發生面積64.02萬畝,平均病葉率0.6%,部分田塊高達41%。發生面積是2015年同期的2.1倍,平均病葉率是2015年的2倍,發生程度明顯重于去年同期。目前,稻瘟病發生范圍不斷擴大,從幕阜山、鄂東丘陵等常發區向平原區擴散。已有鹹寧、黃岡等10市州24縣區發病,發病縣區數比5月中旬增加15個。
根據通知,各地病蟲防控指揮部要立即行動起來,搞好組織發動、宣傳動員工作,迅速掀起水稻重大病蟲害防治熱潮。要加大監測力度,及時發布情報;各地要科學指導防控,推廣使用燈光誘殺、性誘劑誘殺、稻田養鴨、釋放赤眼蜂、噴施生物農藥等綠色防控技術,合理使用化學農藥防治,確保防治效果。當田間稻飛虱達到百歁蟲量1000頭時,要及時施用馵鉭酮、馵蟲鉭、萴蚜酮等藥劑控制稻飛虱增殖,當水稻進入破口期時,要及時施用三環唑、踸菌·戊唑醇等藥劑預防葉瘟病。要推進統防統治,提升防控水平。
此外,為保障措施落實,各地在關鍵時期要組織專班,深入病蟲防治一線,開展專項督查與技術服務指導。後期對于因組織不力,技術指導不到位,導致病蟲嚴重發生,造成重大損失的,要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責任編輯:王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