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青海投入3672萬元 修建湟魚洄遊綠色通道

2016年06月16日 09:11 來源:青海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午後的陽光溫暖照在沙柳河上,河道內一階階敞開式的通道上,密密麻麻的洄遊湟魚拾階而跳,如鯉魚跳龍門般的精彩場面,吸引著省內外遊客爭相觀看和拍照。

  這是6月11日,記者走進剛察縣沙柳河段的湟魚家園看到的一幕。據了解,為暢通湟魚洄遊通道,去年我省投入3672萬元,根據湟魚習性,在沙柳河、泉吉河和哈爾蓋河上拆除攔水河壩,修改建了7座階梯式高溢流堰式魚道。其中新建6座,改建1座。

  該工程從去年9月15日開工後,一個月內完成全部工程量的80%。今年4月2日復工後至30日工程全面竣工。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評價,該工程開創了地處高寒地區的剛察縣冬季不施工的先河,做到了立項最快、項目審批最快、資金到位最快、工程實施最快、見效最快,再次體現了施工、設計、監理、質檢各方相互協作,現場辦公的高效率。

  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負責人介紹,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為發展生產,人們在湟魚洄遊的多條河流上攔水築壩灌溉農田。現在看來,卻給湟魚造成了致命的傷害。湟魚性腺發育需要水流刺激才能成熟,不然無法完成傳宗接代。洄遊通道是否通暢,關係到青海湖流域生態的恢復。

  據悉,為修建湟魚洄遊適宜的臺階,剛察縣水利部門反復實踐,不斷改進,最終經專家論證,以魚的長度能躍高1.5倍的科學數據,確定了15厘米高的階梯。這樣湟魚既能輕松躍過,也能以水流速刺激性腺發育成熟。同時,該工程與農田水利工程配套,把以前的堤壩改成魚道,並將灌溉的土渠修建成梯形幹渠,不僅節省了一半澆灌用水,還縮短了灌溉時間。

  今年5月中旬,剛察縣大面積耕地提前澆灌完畢,于五月底還水于河道,保證了湟魚順利洄遊。目前,各洄遊通道已成為遊客觀魚的旅遊景點,當地牧民們還在通道周邊開起了牧家樂,為觀魚遊客提供食宿服務,來增加收入。

  據剛察縣環境保護林業水利局負責人說,這項生態利民工程最大的難度是,時間緊、任務重,不僅要克服嚴寒霜凍,還要在第二年湟魚洄遊前全部竣工。當時為保質量,趕超工期,開工後施工、設計、監理、質檢各方都入駐工地,現場辦公解決問題。同時施工方每天24小時三班倒連軸作業,以棉被、塑料薄膜和保暖棚等措施應對低溫,保證了工程提前一個月竣工。

[責任編輯:王亞靜]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