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山東萊城:小小獼猴桃念響“致富經”

2016年06月15日 14:00 來源:濟南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郝增平正在給果樹綁枝。

  走進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羊里鎮,一提“種獼猴桃的郝增平”,村民們紛紛讚伸出大拇指,讚不絕口。5月26日,本報記者來到位于萊蕪市萊城區羊里鎮代家莊村的和眾獼猴桃種植基地時,郝增平正在桃源中忙碌著,只見大片的獼猴桃樹,在風中搖曳著枝葉,剛剛長出的獼猴桃在樹上點點襯托著,一切都在昭示著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成功改良獼猴桃品種吃起來比南方的還要甜

  談起自己的種植經歷,郝增平告訴記者,種植獼猴桃是從1996年開始,但當時很多萊蕪人都沒見過獼猴桃這種水果,導致連續幾年產品積壓腐爛。“那時候大家都不認獼猴桃,賣價很低都沒人買,後來送人的送人,送不掉的就爛到地里了。”郝增平說。

  受到挫折後,郝增平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而是不斷進行試驗、改良,一直到2010年,終于成功了。經過改良後的獼猴桃個頭偏小,但口感更好,吃起來甚至比南方種植的還要甜。

  現在,郝增平獼猴桃種植基地的最南面的地頭,有幾排比其他果樹都高大的樹,郝增平告訴記者,這是幾十年的老獼猴桃樹,見證了他種植生涯的一路艱辛。

  無償向村民傳授種植技術成立合作社帶領村民致富

  2013年,藍溝崖村的王豐東、羊里鎮代家莊村的張義東、趙德財等,一起來到了郝增平家,想向他學習獼猴桃種植技術。老郝二話沒說,從栽到管,所有的技術都包在了他身上。

  2014年4月,萊蕪市和眾獼猴桃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郝增平被大家選為社長。起初,社員只有代家莊村附近的6戶。經過兩年的發展,截至目前,已發展有生柏楊村、桑科村等地的50余戶,獼猴桃種植面積達500多畝。

  種植基地的獼猴桃的特殊之處在于其品種的不同,郝增平引進的紅陽獼猴桃是中華獼猴桃變種紅肉獼猴桃的實生後代,果實耐儲藏、產量高、營養豐富、口感好的特點給農民帶來了商機。

  在郝增平種植基地的辦公室旁,記者看到有很多獼猴桃的幼苗。郝增平介紹,種植基地在專業種植獼猴桃以外,他也會倡導合作社的社員出售果樹幼苗和獼猴桃花茶等副產品以增加收入。

  無公害食品口碑相傳在濟參加博覽會被搶購一空

  在合作社的辦公室內,一塊由農業部頒發的“無公害農產品證書”格外引人注目。

  “獼猴桃最讓人放心的是不招蟲、不打藥,因為它是肉質根。”郝增平說,基地的獼猴桃樹因其品種的特殊性,病蟲少,自引種試栽以來從未打過農藥,施的肥也都是有機肥。

  自合作社成立以來,每年9月份獼猴桃成熟的季節,合作社都會組織獼猴桃採摘節等活動。郝增平的合作社位于萊蕪和泰安兩市交界處,每年都會吸引泰安、濟南等地的市民前來採摘購買。

  去年9月,濟南在泉城廣場舉辦“第二屆萊蕪特產博覽會”,合作社的獼猴桃產品受到濟南人民的熱捧,一下打出了名堂。展會上,郝增平帶來的獼猴桃很快就被搶購一空,引起了濟南、北京等地客商的關注。

  郝增平告訴記者,目前,合作社正打算走電商平臺,線上線下同步銷售,為社員致富再增渠道。

[責任編輯:王亞靜]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