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哥,今年你地里用的啥肥呢?”“二銨和尿素唄!”田間地頭,這樣的對話沒少聽到。的確,二銨含有磷肥和氮肥,多年來在農業種植過程中功不可沒,給農民帶來了豐產增收。但是究竟在北方包括我省在內的大多數偏鹼性土壤里使用二銨合適嗎?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作物營養與施肥研究室張承林教授做的實驗,直觀而明確地給出了答案,不合適!
首先,張教授取了兩個燒杯,各自倒入一定量的蒸餾水。一個燒杯里面加入了二銨,另一個燒杯里面加入了一銨,然後把濕潤後的試紙放在燒杯正上方。可以明顯地看到二銨溶液上方的試紙明顯變色,而加入了一銨的溶液,燒杯上方試紙並沒有變色。
張教授解釋,二銨溶于水後呈鹼性,在鹼性的條件下二銨里面的氮肥就會變成氨氣跑到空氣中,遇到濕潤的試紙就會變色。氮肥跑到空氣中就意味著氮肥損失掉了,造成了浪費。這就是大部分北方小麥施用二銨做底肥,早春葉片發黃和果樹施用二銨樹葉變黃的根本原因。
緊接著,張教授又做了第二個實驗:在各自的溶液中加入適量的硝酸鈣溶液,稍微攪拌,二銨溶液明顯出現沉淀變得渾濁,而一銨溶液依然是澄清狀態。
這是什麼原理呢?原來二銨溶液呈鹼性,在鹼性的條件下,磷肥會和鈣起反應,生成沉淀,沉淀後植物的根係就無法吸收,從而降低了磷肥的吸收利用率,造成了很大的浪費。且北方的水質里含有大量鈣鎂離子,這些鈣鎂離子就相當于硝酸鈣,與二銨溶液起反應就形成沉淀,最終利用率只有15%∼20%。果樹區如果繼續施用二銨,鈣肥很難被果樹根係吸收,于是蘋果苦痘病和梨樹雞爪紋就無法解決。
那究竟如何能避免這種浪費呢?首先,使用根力多等土壤調理劑,以此調節土壤酸鹼度,使其恢復正常;其次,使用一銨替代二銨,一銨在水溶液中呈現弱酸性,加入硬質水中,不會有沉淀的生成,也不會因氨氣的揮發造成的氮肥的損失。
實驗證明,偏鹼性土壤中,一銨比二銨更合適——投資更少、利用率更高!
(華農)
[責任編輯:王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