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又到榨油時。6月17日,記者來到雙峰縣鎖石鎮鎖石坳上街的一個榨油坊時,專程從深圳趕回來購買菜油的王老板,指著剛裝上皮卡車的60桶清亮的菜油說:“家鄉的菜籽油綠色環保,無添加劑,吃了放心。每年要買幾百斤菜油與親朋好友分享。”
雙峰是個農業大縣,油菜生產一直是該縣的支柱產業。近年來,縣里先後出臺一係列政策舉措,扶持油菜產業發展。按照“政府引導、村組協調、農戶自願、效益優先”的原則,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創建了鎖石、走馬街3個高標準油菜高產示范基地,在花門鎮創建三熟制油菜高產栽培技術示范村,在荷葉鎮創建油菜文化示范片。同時,大力推動土地流轉,向大戶集中和組建專業合作社,推進油菜產業發展。
為解除農戶後顧之憂,該縣組織110多名農藝師、農技員深入田間地頭搞好“隨堂坐診”服務,統一為廣大農戶免費供種、育苗移栽等。這提升了廣大農戶的積極性,一大批油菜種植大戶和專業合作社應運而生。花門鎮花門村村幹部老鄒與3人合夥,自籌資金250萬元,成立生態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560畝,種植油菜316畝,菜油一項一年就獲利40萬元。目前,雙峰已有100戶以上的油菜專業合作社15家,帶動2000多戶農戶種植油菜,全縣形成22萬畝的油菜生產規模,居于全省前茅。每年5月份,雙峰進入榨油季節,香噴噴的菜油便成為市民的搶手貨,往往剛榨出來,就被搶購一空。2015年,油菜種植戶平均每戶增收500元以上,菜油效益再創歷史新高。
[責任編輯:王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