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在湯原縣鶴立鎮喜豐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看到,這里人來車往,一片繁忙。佔地45000平方米,投資3300萬元,可飼養900頭可繁殖母牛的肉牛養殖基地主體工程將于9月份建成,屆時,湯原縣循環經濟產業鏈將添精彩一筆。
據鶴立鎮副鎮長張學武介紹,喜豐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是湯原縣今年建設的肉牛養殖示范點之一,該合作社還與周邊118戶農民簽訂了4500畝的青儲飼料供應合同,待形成規模後,牛糞經過發酵處理還田,可實現生態循環發展。
湯原縣自然資源豐富,丘陵漫崗、荒山牧場,水稻、玉米等秸稈資源年產量達到115萬噸,加上氣候冷涼,特別適合畜禽規模養殖。2015年,全縣肉牛存欄2.9萬頭,出欄1.5萬頭。在先後引進的光明乳業、四海集團、維維集團、大北農、盛世凱達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下,種養結合的循環經濟發展迅速。
“充分利用區位、生態、資源優勢,深入挖掘畜牧業發展潛力,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是助推供給側改革的新引擎,更是打開深化農業改革、帶動農民致富的金鑰匙。”縣委書記付慧華說。
為扶持農牧業循環經濟發展,湯原縣出臺了《加快畜牧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對于稻草養牛產業項目,以100公頃水田與300頭肉牛場配套為1個循環單元,利用稻草發酵打包飼喂肉牛、糞肥還田,實施種養結合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縣財政對稻草發酵打包、糞肥還田等全套農機設備給予50%補貼,每套農機具最高補貼50萬元;對稻草養牛產業活體抵押貸款給予年利率50%的貼息。
今年,湯原縣將建設6個肉牛稻草養殖示范點,計劃到2017年,肉牛稻草養殖循環單元發展到50個、有機水稻種植面積達到3萬畝;到2020年,肉牛稻草養殖單元發展到400個,有機水稻種植面積達到26萬畝。
[責任編輯:王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