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計一部門”“一戶一策一責任人”——自脫貧攻堅開展以來,遼源市西安區精準施策,夯基礎、上項目、帶就業,貧困村面貌日漸轉變。
西安區燈塔鎮沐雨村地理位置較偏,很多有能力的年輕人都走出山溝在外定居,村里留守的大多是中老年人,文化水平低、勞動能力弱,村集體欠外債60多萬元,是省級貧困村。為改變沐雨村現狀,幫助全村59戶、144名貧困人口脫貧,遼源市、西安區層層包保,市政協、區委主要領導全力幫助解決貧困戶子女上學難、就業難問題,村“第一書記”組織走訪慰問,幫助協調村基礎設施建設。
脫貧攻堅開展半年來,西安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共投入資金220余萬元,用于解決制約村發展和農民致富的瓶頸問題,新上基礎設施項目4個、農業產業項目1個。
“以前村里連像樣的村部都沒有,現在村部翻新了,文化廣場馬上建成了,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打工賺錢了,俺們沐雨村越來越好了!”說起村里的變化,74歲的老黨員祁昌感慨不已。
西安區共有沐雨村、碾山村、金河村3個省級貧困村,結合脫貧攻堅,該區確定實施道路、橋梁、文化廣場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0個,從根本上改善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此外,針對有勞動能力、致富願望和一定文化基礎的貧困戶,進行種養殖、電子商務等專項培訓,提升創業就業能力。開展就業脫貧活動,積極聯係集雙高速、凱旋王國、新世界等用工大戶,提供就業崗位。針對帶動就業能力強、擔保能力弱的企業,西安區主動與各商業銀行對接,幫助貸款,推動企業發展。
碾山村“第一書記”劉鶴宇介紹,派駐到村里後,除了幫助村里協調解決辦公設備和文化廣場建設等問題,還與遼源市東霖草編達成合作意向,組織村里近200名婦女開展訂單式生產,增加收入,草編老師馬上就會進到村里開展培訓。
隨著脫貧攻堅的不斷深入,西安區產業扶貧漸次鋪開,“一村一品”產業格局正在形成:沐雨村充分發揮潤發牧業公司輻射帶動作用,推動雞、豬、牛等養殖大戶發展,做大養殖業;碾山村全力破解喜和黑木耳合作社用地、資金等難題,力爭帶動農戶50余戶;金河村依托襪業縫頭企業,全力解決用地問題,加快廠房建設,力爭用工突破100人。
[責任編輯:王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