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漯河市依托集約集群示范區打造“美麗畜牧”

2016年06月29日 09:11 來源:河南日報農村版 字號:       轉發 打印

  6月21日,漯河市畜牧業發展注定要進入一個新的拐點期。在當天召開的全市深化雙匯產業化工程做強做優畜牧業工作會上,每一名參會人員都收到一份市政府下發的26號文件,“美麗畜牧”首次經文件映入人們的眼簾,這是漯河在建設全省生態循環畜牧業試驗示范市基礎上,又一個創新性舉措。而這一份《關于深化雙匯產業化工程促進畜牧業做強做優的實施意見》凝聚著漯河市畜牧局新一屆班子半年多來的心血。

  2015年,省政府印發的《河南省碧水工程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水環境質量達標要求,科學合理地調整畜禽養殖禁養區、限養區范圍”。省畜牧局和省環保廳聯合在全省范圍內也提出了要求,今年6月底前,各縣區要完成畜禽禁養區、限養區劃定調整調研。

  基于此,漯河市畜牧局牽頭召集市雙匯產業化工程成員及相關單位代表,先後奔赴河南、湖北、浙江、河北4省7市13家企業進行實地學習考察養豬場污水治理及沼液凈化經驗,並結合本地發展實際,最終形成了實施意見確定未來五年全市畜牧業發展的主基調,自此開啟生態畜牧業糞污治理利用的“升級版”,實現由農牧一體模式向生態循環模式再到綠色美麗模式的跨越性轉變。

  按照總體規劃,漯河市將突出大型龍頭企業培育,謀劃一批投資額度大、標準化高的養殖重點項目。重點培育新興、天種、三農等萬頭以上生豬養殖基地,扶強扶壯雙匯萬中禽業5000萬只肉雞等生產基地,加快建設河南富鑫致遠年出欄3萬頭肉牛生產基地,發展壯大綠源、樂洋洋等肉羊生產基地,優化升級佳源、三劍客、奧鑫等奶牛生產基地,著力打造生豬、家禽、肉牛、肉羊、奶牛五大集約集群示范區。

  “我們以畜牧業供給側改革創新為動力,用工業理念發展畜牧業,用現代科學技術和手段裝備畜牧業,推動畜牧業由分散飼養向集約集群轉變,按照‘場區布局合理、設施制度完善、生產全程清潔、產出安全高效、資源循環利用、整體綠化美化’的要求,通過政府引導、主體對接、市場運作等方式,全面提升畜牧業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安全化、生態化、品質化、產業化水平。”漯河市畜牧局局長張威說。

  由此而來的是,漯河市今年生豬出欄將達367.3萬頭,到2020年將達400萬頭,肉、蛋、奶總產量隨之實現相應的增長,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畜牧業呈現新的格局,漯河將以全省乃至全國更重要的畜產品生產區、安全區、示范區的形象展現在同行業面前。

  漯河市副市長張錦印表示,漯河是全國食品名城和生態宜居城市,又是世界級肉類加工企業雙匯總部所在地,不僅要把畜牧產業做強做優,而且要在探索實踐建設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生態綠色美麗畜牧上先行一步,依托集約集群示范區著力培育一批景觀式、生態化的美麗養殖場和牧場示范基地,實現畜牧業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統一。“今年力爭創建全國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1∼2個。”

[責任編輯:王亞靜]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