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廣東中山哈密瓜香飄珠三角

2016年07月06日 16:52 來源:廣東農業信息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中山也能種出哈密瓜,而且味美清甜,可與新疆哈密瓜媲美。”昨日,三鄉茅灣村牌坊往坦洲方向300米處的龍騰果蔬園內,種植戶鄭潮東捧起兩三公斤重的哈密瓜驕傲地告訴記者 (見圖)。通過多次試種,鄭潮東確定在三鄉種植哈密瓜,並于2014年賣出首批中山產哈密瓜,今年的哈密瓜擴大到江淮蜜、東方蜜、橙蜜和黃金蜜4個品種,產品深受珠三角消費者喜歡。

  ●種植面積不大產品供不應求

  昨日9時30分,鄭潮東在果園內修剪哈密瓜藤葉。龍騰果園有30畝,但哈密瓜的種植面積只有2畝,也是全市唯一規模化種植哈密瓜的地方,一年種兩次,每次畝產量在1500公斤左右,全年總產量約6000公斤,產品供不應求,深圳、廣州、珠海等消費者慕名前來訂購。“基本不愁賣,也不用怎麼宣傳,一次訂購幾百公斤,光微信朋友圈團購就可消化完。”鄭潮東表示產品非常受市場歡迎。

  哈密瓜,又名雪瓜、貢瓜,是一類優良甜瓜品種,果型圓形或卵圓形,出產于新疆。味甜,果實大,以哈密所產最為著名,故稱為哈密瓜,中山能種出哈密瓜而且味道甜美,確實不易。有十多年種植經驗的鄭潮東喜歡走“偏門”,種植一些市場少見或者品種優良的水果,常通過“水果幫論壇”等一些全國性交流平臺與全國各地的種植戶探討,通過互換等方式引進其他地方的品種,並進行試種。多年來,鄭潮東先後試種過上百個品種,由于氣候、土壤等原因,發現山竹、獼猴桃、藍莓、櫻桃等水果不適合在中山種植,同時也欣喜地發現哈密瓜可以在中山種植。

  2014年,鄭潮東一舉成功,種植的2畝哈密瓜豐產,江淮蜜和東方蜜兩個品種都賣得不錯,一些忠實消費者試吃後普遍反映較好,當年就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相比過去兩年,鄭潮東今年的哈密瓜增加了橙蜜和黃金蜜兩個品種,產量略有增長,但仍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由于味美清甜,非專業人士很難將中山哈密瓜與新疆哈密瓜區分。

  ●種植成本高經濟效益較好

  鄭潮東的哈密瓜略高于市場上新疆哈密瓜的價格,每公斤的採摘價約為14元,相比水稻種植,經濟效益較好,而種植成本高、天氣影響大,是鄭潮東不敢擴大種植面積的原因。首先,龍騰果園的哈密瓜採用泡沫箱大棚種植,鄭潮東自己設計的長方形泡沫箱解決了積水、營養流失等問題,于2014年申請了實用型專利,沒有專業技術就無法種出優良產品;其次,這里的哈密瓜不用土種植,而選用基質栽培,利用東北泥炭土、木糠、棉籽殼、玉米芯等加上礦物粉、有機肥發酵成有機基質,避免了土壤有污染的風險。以東北泥炭土為例,從東北運輸到中山的費用就不低,所以種植成本較高;第三,土地租金較貴,每畝年租價在3000元左右;第四,中山上半年雨水多,會影響哈密瓜的甜度,而在烈日下暴曬容易開裂,因此,鄭潮東選擇大棚種植的方式,即使近段時間雨水頻繁受影響也較小。

  三鄉鎮農業服務中心副主任高一亮表示,發展休閒農業既是響應國家政策的表現,也是農戶提高經濟效益的方式,三鄉鎮約有1.3萬畝農田,其中3000多畝為休閒農業,佔四分之一左右,如葡萄、番石榴、荔枝、黃皮、龍眼等水果種植,還有鱷魚養殖場、釣魚場等。水稻是傳統種植項目,在不受自然災害的情況下,兩次種植每畝年產700公斤,按照6元每公斤的收購價,每畝年毛收入只有4200元,遠低于休閒農業的經濟效益。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