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安徽狠抓農業防汛抗災 已完成補改種16萬畝

2016年07月11日 08:55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本網訊 6月18日以來,安徽省出現持續性降雨,時間長、范圍廣、強度大,造成黃山、宣城、安慶等12市不同程度受災。據安徽省農情調度,截至7月7日,全省農作物受災1510多萬畝;倒塌損毀畜禽圈舍面積151萬平方米,死亡或衝走生豬7.2萬頭、牛3686頭、家禽1030多萬羽;漁業受災面積322萬畝,損失水產品33萬噸。

  災情發生後,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農業部門迅速行動、科學應對,切實減輕災害影響和損失。

  及早安排部署。入汛前,安徽省農委印發《關于做好主汛期農業防汛抗旱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始終繃緊防災減災這根弦,立足防大汛、救大災,明確責任,落實措施,積極應對,堅決打好抗災奪豐收攻堅戰。省農委召開防汛專題視頻會議,對當前農業抗洪救災工作進行再強調、再部署。

  加強信息調度。強化應急值守,實行汛期24小時值班制度,抽調人員集中辦公,實行農業防汛救災信息日報制,分作物、分行業統計種植業、畜牧業受災情況,及時反映抗災工作進展。

  科學指導服務。制定印發了種植業、畜牧業、漁業和蔬菜行業生產救災技術指導意見和災後生產恢復指導意見。分作物制定印發蔬菜、水稻、玉米等救災技術指導意見。在安徽農村廣播開辟專欄,組織專家開展農作物災後田管和補改種,以及生豬、家禽、漁業生產管理、疫病防控等技術講座。緊急下派3個農業防汛救災工作指導組,分赴重災區,落實防災減災技術措施,幫助農民解決生產生活自救中的困難問題。通過專函、電郵、微信、飛信等形式及時通知沿江、環巢湖、沿淮等重點漁區,開展災害隱患排查,轉移親魚、苗種,防止逃魚;督促漁業船舶配齊安全設備、歸港避險。

  強化疫病防控。安徽省農委下發通知要求加強水災地區死亡畜禽無害化處理和疫病防控,全面開展消毒滅源,規范處理死亡畜禽,加強疫情監測報告,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同時,加強流通環節監督檢查,嚴防病死畜禽流入市場。目前已向重災區調撥高效消毒藥品33噸;組織動物防疫專家組赴懷寧縣開展消毒滅源和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

  積極生產自救。調查了解災區農業救災種子、種苗、農藥等農資需求,搞好調劑調運,保障災區恢復生產需要。當前正組織調撥國家級儲備種子80萬公斤,省級儲備種子120萬公斤,幫助解決救災用種之需。全省已完成補改種16萬畝,清淤扶棵90.7萬畝,災後病蟲害防治224萬畝;修復畜禽圈舍面積1.5萬平方米,補欄畜禽18815只(頭);修復漁塘面積3.9萬畝,補放魚苗870萬尾。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