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重慶豐都:專家支招 榨菜苗移栽須做到“四帶”

2016年11月01日 16:37 來源:華龍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豐都是重慶市榨菜種植重點區縣之一,許多村民把種植榨菜作為主要收入渠道,經過近年來的不斷發展,該縣榨菜常年種植面積達到12萬畝左右。今年,該縣樹人鎮為幫助貧困戶脫貧增收,新增榨菜種植面積6000畝。為確保榨菜高產增收,近日,邀請縣科協農學會高級農藝師彭自撫深入三口井、大石板、岩口場等三個貧困村,向村民現場傳授榨菜移栽技術。

  秧苗移栽“四帶”

  彭自撫介紹,榨菜秧根係較弱,耐旱及澇性均較差,喜土壤和空氣濕潤。要使榨菜生長良好,應選擇有機質豐富、疏松、肥沃的土壤進行栽種。栽種前,要對地塊進行翻耕整平,並施有機肥作基肥,同時兌入適量的磷鉀肥。然後,視田間濕度和土質開溝開廂,一般廂面寬1.5米,溝寬20—25厘米,溝深15—18厘米。

  “榨菜苗要做到苗齊苗壯,一般苗期在35—40天,即5—6葉移栽,秧苗要無病毒感染,根係發達、白根多。”彭自撫說,移栽前3—5天施好“出嫁肥”,每畝可施尿素6—7公斤,與清糞水混施。同時,移栽前1—2天,還要用多菌靈進行一次噴霧,使幼苗帶肥、帶藥移栽,以減少病害發生。拔苗時,若苗床幹燥,應于前一天澆水讓床土濕潤,以減少拔苗對根係的損傷,提高成活率。

  彭自撫強調,總之,也就是榨菜移栽時,必須做到使秧苗帶肥、帶藥、帶泥、帶水等“四帶”下田,這樣移栽後的秧苗才能迅速成活並快速生長。

  追肥中耕除草

  彭自撫認為,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移栽為宜。移栽時,雙手用力兩邊護衛下壓,注意苗心露出地面,不能用土壓實。讓根係在窩穴中自由伸展,同時將過長的根係截斷,利用頂端優勢原理,促進新根的生長。一般行距24厘米,窩距10—12厘米,每畝可栽種2萬株左右秧苗。

  “移栽秧苗須晴天進行,栽後1—2天,要用清淡的人畜糞水施‘定根水’,促進幼苗成活。”彭自撫說。榨菜生長過程中,除施基肥外,通常要施2—3次追肥。施肥時,注意多施有機肥和磷鉀肥的比例,控制尿素的用量,否則增加榨菜頭空心率。

  第一次追肥在榨菜塊莖約有雞蛋大小時進行。此時植株未封行,可同時進行淺中耕鋤松表土,除去雜草。以後是否中耕除草,則應根據田間雜草情況、土壤板結狀況和植株長勢因地制宜進行。

  防旱澇病蟲害

  彭自撫指出,榨菜的田間管理也很重要。雨後應及時清理廂溝,防止田間積水,降低田間濕度,防止根係漬害和引發病害。若栽後出現長期幹旱時,可採用溝灌、澆水等方式進行抗旱,促進苗期生長。

  “榨菜主要易發病毒病、黑斑病、白鏽病、蚜蟲等,防治時可選用寧南霉素、百菌消、啶蟲錈等藥劑,嚴格按藥物的使用說明兌水進行噴霧即可。”彭自撫說,為了預防這些病害,也可在秧苗移栽前1—3天,選用甲草胺等對地塊進行除草處理。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