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11月7日電(通訊員 何燕 胡君)“今年我家的500余株油橄欖預計能賣4000多斤呢!”奉節縣甲高鎮大坡村村民譚楊富高興地說。
又是一年油橄欖成熟季,甲高鎮大坡村的果農們正忘著採摘,迎接豐收的喜悅。
年近80的譚楊富是當地有名的油橄欖種植能手。去年,譚楊富家近20畝油橄欖產的1000余斤鮮果賣了4000多塊錢。嘗到甜頭的譚大爺便開始每一株油橄欖樹當莊稼一樣悉心照顧,並認真學習各項種植技術,還總結出勤看、勤防、勤施肥、勤學的“四勤”管理法。今年,譚楊富家的鮮果產量增加到4000斤,在當地更是率先突破單株產量100斤的記錄。
事實上,譚大爺只是當地油橄欖種植戶之一。為讓農戶走上致富路,2007年,當地黨委政府傾聽群眾呼聲、辦群眾之所需,成功引進30萬株油橄欖幼苗樹,採取“自主、自願、公平”的原則,將幼苗分別栽種在大坡、安家、煙山、光明等7個村。
“為增強農戶種植積極性,我們採取‘公司+農戶’的模式進行種植。農戶與公司簽訂合同,並以保底價進行收購。”甲高鎮鎮長肖體雙說,經多年細心呵護,幼苗茁壯成長並結出果實。
據肖體雙介紹,甲高鎮油橄欖種植已近10年,通過外來專家講解、技術員示范傳授、自己摸索總結、相互交流,目前基本探索出適宜本地氣候、土壤、品種等綜合因素的管護模式。
“目前,全鎮油橄欖種植面積達2萬余畝,涉及鄂植8號、皮削利、來星、弗澳、阿絲等品種,已有30萬株果樹進入採摘期。”據甲高鎮黨委書記袁官平介紹,今年油橄欖預計產量500噸左右,產值預計400余萬元,油橄欖成了群眾致富奔小康的“搖錢樹”。
[責任編輯:王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