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廣府鎮東街村種植的雜交水稻新品種“超優千號”喜獲豐收,經來自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中國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等的7名農業專家實地測產,3塊稻田平均畝產達1082.1公斤,創國內外水稻單產新高。
上午9點許,伴隨著水稻脫粒機的轟鳴,金燦燦的稻谷堆成了小山。測產稻田既是河北省硅谷農業科學研究院、硅谷肥業有限公司的“百畝水稻攻關田”,又是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中心的水稻示范點。中國農業大學植物遺傳育種係教授李自超說,水稻專家考察的“攻關田”,隨機收割了其中3塊稻田,共計面積3.332畝,經過機器脫粒,測水、除雜、稱重,折合凈產量為每畝1082.1公斤,實現了袁隆平院士提出的“每公頃16噸”的“超級稻”單產目標。
2015年以來,袁隆平院士等水稻專家多次來這里考察稻田生產,進行了細致的技術指導。專家組認為,雜交水稻在高緯度的永年區奪得高產實屬不易,這依賴于“種肥配套”和新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