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本報曾連續報道了薊州山區蘋果滯銷,果農收入受到影響。那麼,今年的情況如何呢?記者近日深入山區採訪發現,今年薊州區的果農們通過“抱團”創品牌在網上銷售、引入企業訂購等方式,不僅有效促進蘋果銷售,也使果品價格大幅提升。
“我們家今年收獲2500公斤紅富士和4000公斤黃元帥,現在都已基本賣完了。”馬伸橋鎮育英洼村村主任謝風江告訴記者,通過朋友牽線搭橋,天津三星通信公司近日組織10多名愛心志願者到村里幫助分揀裝箱,一次就採購了1000多公斤,用于單位食堂水果配餐。謝風江介紹,蘋果屬“隔年結”果樹,去年全村蘋果大豐收,產量超過100萬公斤。而今年村里的蘋果樹普遍“歇枝”,全村蘋果產量只有20余萬公斤,蘋果根本不愁賣。
“與去年相比,今年到村里收購蘋果的商販多了不少。前幾天,一位來自河北滄州的商販,準備訂購5萬多公斤,不過他給的價格有點低,村民們沒賣。”出頭嶺鎮五清村村主任王文說,網絡銷售更讓農民嘗到了甜頭。前不久,薊州區30戶果農聯合推出品牌蘋果網上銷售,使蘋果價格得到大幅度提高。
“去年薊州山區的蘋果滯銷嚴重,一公斤賣不到2元。究其原因,沒有統一標準,沒有自己的品牌,只能隨行就市或者屢遭壓價。而今年,我們把規格相近、品相相同的蘋果分揀出來,統一包裝放到網上銷售,一公斤蘋果能賣到10元以上,價格翻了好幾倍。”薊州區創業青年、天津“閱農部落”負責人王學生說,僅“雙11”一天,他們就接到60多個訂單,果品遠銷到上海、浙江、重慶等地。目前,他已和小平安村、五清村等蘋果種植戶簽訂了代銷協議,並拍攝了宣傳視頻,通過互聯網把薊州區的蘋果品牌打出去,對協助果農銷售蘋果有很大幫助。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