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座座緊相連,片片臍橙繞山間,梯田層層結碩果,幸福的歌聲隨風傳。”走進被譽為“世界橙鄉”的江西省贛州市,滿眼的綠樹橙果確實讓人震撼。贛州市政協主席劉建平告訴記者,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贛州大力實施“興果富民”戰略,形成了臍橙優勢產區,贛南臍橙從單純的種植業發展成為集種植生產、倉儲物流、精深加工于一體的產業集群。
贛州市果業局局長吳至海介紹說,臍橙產業是贛州百姓脫貧致富的第一支柱產業。2015年全市臍橙種植面積157萬畝、產量128萬噸,實現臍橙產業集群總產值105億元,其中鮮果收入58億元,幫助25萬種植戶、70萬果農增收致富;種植戶戶均收入2.34萬元,果農人均臍橙收入8400元,佔果農人均收入的85%;解決了100萬農村勞動力就業,帶動了苗木、生產、養殖、運輸、銷售以及機械制造、休閒旅遊等全產業鏈發展。
高效運行的技術服務體係
贛州始終堅持科技為本,聘請國內一流專家組成產業專家顧問團,實時把脈臍橙產業發展。市、縣兩級果業局成立技術指導、果樹苗木、果樹植保技術三站,鄉鎮成立果業技術服務站,構建起以果業局技術三站為骨幹,鄉(鎮)果業技術服務站、果業協會和專業合作社為基礎的市、縣、鄉、村(基地)四級果業技術推廣服務體係,為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禾豐鎮禾豐村連興組的果農曾宜信2000年被定為貧困戶,欠下銀行和個人借貸10萬余元。2003年種植臍橙1050株,2007年盛果期收到商品果8.5萬斤,當年收入15萬多元,到2010年基本還清了欠款。如今,小孩大學畢業了,家里建了新房,在縣城還買了房,開上了私家車。談起創業經歷,他說:“是縣鄉果茶技術人員的幫助,使我從對種果樹一無所知到基本掌握了臍橙的管理技術,是科學的種植技術為我插上了致富的翅膀。”
“主銷城市”的營銷戰略
營銷推介體係是產業發展的保障。贛州在全國農產品銷售中率先實踐並多年堅持了以一個縣(市、區)對接一個區域的“主銷城市”戰略,採取“政府搭臺、企業運作、合作社參與”的方法,在全國各大中城市開展宣傳、推介、促銷等係列活動。從2009年開始,贛州連續出臺了兩個市場營銷體係建設方案,效果顯著。目前,贛州臍橙已經建立起較為完善的覆蓋全國省、市、縣三級城市的市場營銷網絡,做到超市有專櫃、批發市場有專區、社區有直銷點。贛州臍橙不但走進了國內所有大中城市市場,而且遠銷東南亞、中東以及俄羅斯、蒙古、印度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贛南臍橙品牌馳名全國、享譽海外。
五位一體的精準脫貧模式
金融信貸、保險產品對臍橙種植戶的服務,有效地建立起“政府+金融+保險+公司+貧困戶”五位一體的精準脫貧模式。銀行提供貼息貸款政策,企業示范帶動,政府全程技術保障,保險兜住網底,實現多贏。根據贛州臍橙產業發展現狀和貧困戶發展意願,金融部門開發出“產業扶貧信貸通”“金穗臍橙貸”“財政惠農信貸通”“財政惠農信貸通”等十多種針對性強、貧困戶積極參與、能享受貸款方式與期限不一樣的扶貧信貸產品。積極推進“兩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截至今年5月27日,全市已發放“產業扶貧信貸通”貸款13.28億元,惠及38家農業經營主體和30290戶貧困戶;發放“兩權”抵押貸款1.86余億元。產業政策支持精準扶貧呈現多點開花態勢,貧困人口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有效改善。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