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兩岸攜手繪制巨型稻田彩繪亮相湖南城頭山

2016年08月10日 14:0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巨型稻田彩繪“米寶一家親”。徐志雄攝

  中新網常德8月9日電(記者 徐志雄)8月9日,由臺灣魔力創意團隊指導繪制的巨型稻田彩繪“米寶一家親”,亮相世界農業稻作文化的發源地——湖南常德澧縣城頭山。

  這幅用五色水稻“繪制”、面積達50畝的“米寶一家親”,由“米小團”、“米小圓”、“米多多”和“米小丫”組成,象徵海峽兩岸血濃于水的關係和城頭山作為世界稻作之源的雙重寓意。

  城頭山古文化遺址管理處主任劉勇介紹,“米寶一家親”是8月底即將舉辦的首屆海峽兩岸稻田彩繪節的主打之作。今年4月,臺灣魔力創意團隊先後30余人常住城頭山農戶,深入了解城頭山稻作文化,為稻田彩繪節設計出一係列精致作品。7月初,10多位從臺灣過來的稻田彩繪專家,在50畝稻田里用傳統畫線器畫出九宮格,依圖樣定出坐標,再牽線描出畫面輪廓,最後種上不同顏色的秧苗。隨著水稻生長,稻田里漸漸呈現出“米寶一家親”的圖案。

  “在世界農業稻作文化的發源地舉辦海峽兩岸稻田彩繪節,既是弘揚傳統的稻作文化,也是對休閒觀光農業的探索。”劉勇表示,與臺灣農業專家共同打造寓意深遠的稻田彩繪,還能加強兩岸同胞之間的交流學習。

  臺灣魔力創意團隊成員許先生告訴記者,彩色水稻種植有2000多年歷史,目前已培育出十多種顏色的水稻,這些異色水稻在田間如同花卉盛開,收獲後稻葉還可以做成幹花。稻田彩繪可以維持兩個半月左右,每年8月至10月為觀賞時間。隨著水稻的成熟,稻田彩繪的顏色會愈發鮮艷。

  “城頭山6500年前就種植了水稻,今天兩岸同胞在此將水稻作為一種藝術來創作,不得不說是對稻作文化弘揚。”許先生說,“米寶一家親”是魔力創意團隊第一次與大陸在休閒觀光農業方面的交流,現在正處于磨合期,以後會有更多的合作,期待衍生出多樣的農業文化產品。(完)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