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有個飛牛牧場,每年可吸引500萬遊客來遊玩,而大陸有10多億人口商機,兩岸合作休閒旅遊業有前景。”“9·8”投洽會期間,在兩岸農業旅遊發展論壇上,來自兩岸的休閒農業旅遊業者描繪了兩岸休閒旅遊藍圖,更有臺灣名嘴、有“揭弊天王”“爆料天王”稱號的臺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邱毅來“站臺”助力,吸引了不少大陸業者前來“取經”探討。
兩岸優勢互補 合作空間巨大
邱毅是專程為臺灣休閒農業的推廣來的。在邱毅看來,兩岸的新農業可以說是優勢互補,合作空間非常大。他表示,大陸這幾年在農業方面的發展突飛猛進。除了生產技術,在深加工上,也培養出了許多優秀人才。
除此之外,相比臺灣,大陸在資源上非常豐富。“比如要發展綠色產業,臺灣的空間不大,可是大陸有很大的空間。”邱毅說,大陸的市場非常大,市場區隔多元,在高、中、低各個價格區間幾乎都有源源不斷的需求。
而臺灣在過去幾十年里,培育了很多優秀的農業技術人才。“這些技術人才如果到大陸來,是可以大展手腳的”。此外,邱毅說,臺灣在營銷、品牌塑造的能力上很強。由此看來,大陸和臺灣之間,在新農業上,是可以優勢互補的,未來發展的空間也很大。
來廈成立代表處 促兩岸農業合作
記者了解到,為了更好地促進兩岸休閒旅遊業的交流與合作,臺灣品牌農業推廣協會廈門代表處(海西分會)于今年7月份正式在同安區成立,搭建行業交流平臺。
“兩岸可進行交流,整合臺灣的旅遊經驗,在大陸進行在地化發展,吸引遊客來遊玩,市場是很可觀的。”臺灣品牌農業推廣協會理事長、生態農業博士張玉成說,臺灣很多的農場主想來大陸發展,也希望把臺灣的專家學者引到廈門來。所以他們選擇在廈門成立辦事處,希望以廈門為據點,然後未來可輻射各地。
張玉成表示,現在臺灣年輕人都追求“小確幸”,其實大陸的年輕人也在追求自身的幸福感,若能打造“小而美”的休閒產業,對追求時尚,希望帶給自身幸福感的年輕人來說,很有吸引力。“現在休閒產業的發展已從平臺為主轉變到內容為主,旅遊業者原先會注重產品、服務的提供,現在更注重生活理念的打造。”張玉成說。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