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農業合作網訊 淮安市淮陰區政協副主席馬榮日前撰文指出,支持淮陰臺創園發展,對推動實現淮安臺資集聚示范區“二次創業”、打造鄉村振興樣本具有重要意義。
淮陰臺灣農民創業園于2009年5月獲農業農村部、國臺辦、商務部批準成立,規劃總面積430.67平方公里,總人口27.7萬人。在2016-2019年度的全國評比中,是江蘇省內4家臺創園中唯一一個連續四年獲得優秀等級的園區。
馬榮指出,支持淮陰臺創園發展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要積極開拓創新,大膽先行先試。臺灣農民創業園是兩岸農業交流合作的獨特載體,要大膽先行先試、敢行敢試、真行真試,努力闖出一條惠及兩岸農民的新路子。要加強頂層設計,本著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原則,在淮安市范圍實行誰招引、誰受惠政策,避免縣區間同質化競爭,將全市臺資農業資源匯聚淮陰臺創園,打造江蘇省內臺資農業項目高地。
二是要明確定位,科學規劃。堅持高起點、高站位,著力構築對臺農業交流合作平臺,突出發展技術密集型、精致高效型、綠色環保型農業項目,堅持以臺灣農民、個體工商戶、臺商為主體,吸引擁有關鍵農業技術的臺灣農業協會、研究機構和高素質農民入園創業發展,把淮陰臺創園建成具有交流合作、科研創新、成果轉化、培訓教育、展示展銷、休閒旅遊等功能的臺資農業園區示范點。
三是要理順機制,優化服務。在保持現有管理格局前提下,對園區內部管理機制進行合理微調,從農科園內部調劑相關人員,組建專門隊伍從事臺創園的相關工作;選派一批懂臺情、懂專業、高素質的年輕幹部到臺創園歷練。同時要下大力氣優化營商環境,對入園臺資農業企業和臺灣個體工商戶提供“一站式”服務,為入園項目的審批、年檢等提供無償代辦服務並跟蹤問效,構建服務園內臺企的“綠色通道”,努力營造親商、安商、幫商、富商的發展環境。(淮陰臺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