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動態

仙居臺創園獲評浙臺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突出貢獻單位

2019年03月08日 來源:海峽兩岸農業合作網

  海峽兩岸農業合作網3月8日仙居訊 近日,浙江臺州仙居臺灣農民創業園(簡稱臺創園)被評為“浙臺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突出貢獻單位”。

  自創建以來,園區充分發揮對臺交流、農業發展等方面的示范引領作用,帶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推動浙臺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實現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取得了積極成效。該園目前已落地純臺資企業4個、合作企業11個,接待臺胞及臺灣涉農人員128批次880多人次,累計整合國家部委、省市縣等各級經費2.2億元,依法集中流轉土地10000多畝,累計培訓農戶4萬余人次,帶動周邊農戶人均年增收1800多元。

  發展中,園區堅持致力推動兩岸交流,實現合作共贏。始終堅持把引進臺資、發展臺企作為推進對臺經貿合作的重要內容,在基礎設施建設、稅收優惠、技改補助和龍頭企業獎勵等多個層面制定出臺的優惠政策11項,高精尖的農業企業貫穿全年的農事節慶活動吸引臺灣遊客及投資商。截至目前,引進臺灣農業新品種25個、先進技術10項,接待臺胞及涉農人員128批次880人次。組織人員赴臺考察交流10批次,組織召開兩岸農業專家交流座談會15次,邀請兩岸農業專家到園區進行實地指導。另外,還積極推動和引導內地入園企業和種養殖大戶赴臺灣實地考察學習,聘請臺灣專家來企業指導,加強兩岸農業技術合作交流。

  園區堅持推動技術創新,實現科技興園。目前,已與中國工程院、浙江大學等科研院所簽訂共建協議,組建精英人才團隊,建立實驗基地、引進科技轉化創新項目,鼓勵和支持企業自主研發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提升園區科技創新能力。截至目前,共聘請以方智遠院士為帶頭人的12名國內外專家,建立技術研發平臺11個,承擔各級科研項目23項,自主研發新品種6個,新技術4項,科技成果轉化推廣102萬畝,成功研發了國內最詳實的“仙居雲”農產品追溯係統。

  園區致力推動產業融合,實現立體發展。確立高效農業、生態循環農業為園區發展的主攻方向,大力發展有機農業,推動特色優勢農產品的產業鏈逐漸向下遊高附加值領域延伸,實現農產品增值。以國家4A級景區創建為契機,實現鄉村旅遊與精品農業、農產品精深加工協同發展。截至目前,園區已擁有1457個花卉、水果、中藥材等品種,打造有機農產品品牌12個,通過“三品一標”認證的產品14個,實現年產值超2億元。聖蘭鐵皮石斛種植和加工基地、藏仙冬蟲夏草深加工等項目順利推進,已完成投資15億元。2018年,園區接待遊客共計35萬多人次,其中入境遊客數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超過2000余萬元。

  另外,園區注重推動利益連接,實現利農惠農。探索形成“三型”(基地示范型、企業帶動型、種養大戶引領型)“五化”(生產規范化、產品安全化、銷售品牌化、管理信息化、服務專業化)的標準化推廣模式,以種業為基礎,採取“訂單合同+服務協作”復合新模式,以農業龍頭企業作為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的合作對象,豐富訂單合同內容。截至目前,已累計帶動新品種、新技術種植23000多畝,輻射12萬畝,帶動人均年增收1800多元。同時,鼓勵農戶以土地入股進行分紅,已有200畝土地、130戶入股。(海峽兩岸農業合作網、仙遊臺創園管委會聯合報道)

仙遊臺創園園區。(圖片來源:仙遊臺創園)

仙遊臺創園園區。(圖片來源:仙遊臺創園)

仙遊臺創園園區。(圖片來源:仙遊臺創園)

仙遊臺創園園區。(圖片來源:仙遊臺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