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李志鴻:為閩臺農業合作貢獻個人之力

2011年11月21日 09:57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臺灣農民創業園兩岸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龍岩市臺商協會常務副會長、漳平臺商聯誼會輔導會長,李志鴻的頭銜有很多。回祖籍地漳平永福創業,致力于臺灣高山茶落戶大陸,李志鴻帶領臺灣茶農抱團發展,助力永福打造“大陸阿里山”,開啟了兩岸農業合作的一片新天地。

  近年來,漳平永福臺灣農民創業園勢頭蒸蒸日上,已成為臺農在大陸投資最集中、種植面積最大的茶葉生產基地,400多名臺農在此深耕種茶,落戶臺企達49家,總投資18.15億元。“臺灣農民來大陸投資興業,能獲得如此蓬勃的發展,與大陸各級政府的扶持密不可分”,李志鴻如此說。

  今年6月,李志鴻眾多頭銜中又多了一個漳平永福臺灣農民創業園管委會副主任。有感各級政府對臺農創業支持的李志鴻欣然受命。他說:“我從2005年就到漳平投資創辦茶園,現在已經從客人變成主人啦。既然是主人,當然應該從主人的角度來為漳平發展作貢獻。”

  漳平永福高山茶產業由于臺農松散經營,在商標注冊等方面各自為戰,導致產品市場競爭力不強,制約了高山茶產業的發展。為破解發展“瓶頸”,提高知名度,擴大營銷市場,李志鴻主張臺農要抱團發展,共同打響打亮“永福高山茶”品牌。他提出借鑒臺灣農會產銷班的先進經驗,組建高山茶產銷專業合作社的建議,得到園區管委會的支持。

  在閩臺緣高山茶產銷專業合作社揭牌成立後,為保證合作社成功運作,李志鴻還專門聘請了臺灣南投縣鹿谷鄉農會原農業推廣股股長莊新吉進行指導。合作社以“大陸阿里山”為統一品牌,協同出擊。同時,合作社還為成員企業提供生產資料購買、供應,以及相關技術、信息和咨詢服務,積極幫扶茶企通過QS認證,幫助解決融資難等問題,提高了臺農的組織化程度,規范了生產經營行為,增強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此外,合作社還完成了1000畝高標準化農田建設和7000畝中低產田改造,投資3000萬元建成臺緣山莊等,讓創業園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永福高山茶”的產業發展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獲得前所未有的提升。

  2011年春節前夕,胡錦濤總書記給在閩臺灣農民兄弟的回信,讓李志鴻倍感振奮。他表示,要以回信精神為動力,繼續為推動閩臺精致農業深度合作貢獻個人之力。

  “永福鎮與南投縣鹿谷鄉結對子,漳平茶協會與臺灣茶協會、南投縣鹿谷鄉農會簽訂長期合作協議,規劃建設30個合作示范點。永福還將探索建立兩岸職業技能培訓基地,積極拓展閩臺農業項目和人才交流合作的空間……”身為副主任的李志鴻對創業園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責任編輯:馬迪]

相關閱讀: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