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臺灣瘋“市集”:可買可看可吃可玩

2016年10月31日 09:5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打印
花市選花人
  臺灣當下最流行的是趕集。要買東西,百貨公司太貴,超市沒個性,便利店沒的逛。而假日里開辦的各種市集可買可看可吃可玩,從青菜到流行各有地盤,攤主帶來各自阿的茶園、工作室信息,逛逛市集就像一次小旅行。消費與社會、文化元素融合,成為社會面貌的觀察指標。有人認為,臺灣的市集比夜市更能體現臺灣的生活與文化。
  農產市集
  市集的場地都是擦邊抽空利用的,如展館、停車場、假日校園、城市空地,甚至包括臺北市政府的一樓大廳。市集大多由政府免費提供場地,專業團體主辦,每個市集主題鮮明,農產、文玩、文化創意等,分門別類,沒有雜亂之感。其中最傳統的是農產品市集,當季農產集于一市,生產者與消費者直接見面,消費者不僅買到現採現收的新鮮蔬果,還能了解蔬果生產食用的所有細節。對作物充滿感情的生產者談起自家出產不會厭煩,有問必答,還會請買家試吃試喝一番。
  記者採訪過臺北最大的農產品市集“希望廣場”,廣場每周六、周日開市,因為由臺灣各地農會輪流做東主辦,攤位和產品很少重復。在這里可以看盡臺灣農產,蓮霧、釋迦、三星蔥、龍須菜、高山茶、魚丸、稻米,都少了商業的包裝,帶著田野的氣息,不少產品還標注著“產銷班”信息,成為“有機”的保障。市集會舉辦農產品講座或拍賣活動,周邊有小吃攤位,也都是農家自制,肉粽、烤香腸、魚丸湯、天婦羅、冰沙,真材實料,現吃現做,就算中午有約好的大餐,也有不少人在攤前的木桌前坐下來,吃點喝點,找找農家飯的懷舊味道。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這個市集名為“希望”,是緣于“9.21”大地震後,震區農民陷入生活困境,臺灣農業主管部門為了幫助農民銷售農產品,在臺北劃地,免費提供給農民擺攤,希望給他們重建生活的希望。剛開始市場只開放給受災7縣市的農民,消費者也是因“義買”而來。但農民誠信出攤,貨真價實,還時不時帶點城里人不認識的小產量農產,給人以“淘寶”的驚喜。“希望廣場”漸漸形成直銷、綠色、安全的品牌,發展成為優質農產品市集。
  主題市集
  主題市集包括玉市、花市和應季市集。比如每逢秋天,知名景區野柳會開辦活蟹市集。野柳靠海,海產品豐富,有不少臺灣知名海產,比如萬里三點蟹、花蟹、石蟳等。不少人到這個市集不是來買蟹,而是來吃蟹,三五好友或一家人面向大海,吃蟹小酌,是秋日里一大樂事。市場還舉辦各種活動介紹海產品知識,推廣環保觀念,告訴消費者現在的漁民如捕撈上小螃蟹時,會將它們放回海中,打漁吃蟹都不能忘記可持續發展。
  除了農產品,臺灣人最愛逛的當數花市,一是各種節慶少不了鮮花助興,二是大多數臺灣家庭都用鮮花點綴。聊天時問到愛好,十有六七會答“種花”。臺北“老字號”的花市當數“建國假日花市”,已有超過30年的歷史,無論是買花、看花還是學習種花,人們都會到花市來,而且很少有人空手而歸。鮮花、盆栽、盆景、園藝用品,一攤接一攤,攤主都謝絕拍照,因為不少花都是有知識產權的。但如果聊天,特別是你選購後開聊,攤主很願意開講,護理、擺放、花語都講得明明白白,如果養得不好,下周拍張照片去,攤主會免費“看診”,往往說中要害。
  建國花市對面就是建國玉市,這可能是臺灣最貴的市集了。曾經陪著一位大陸的行家“掃貨”,但行家收獲不大,據他說不少貨是來自大陸的,並沒有價格優勢。因為買氣不高,攤主也相對淡定一些,問一句答一句,砍的價格不合適,笑笑就不理人了。但逛可自由逛,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也得逛半天。
  臺灣第一個玉市集是臺北的光華觀光玉市,別看也是擺攤,據說曾有個日交易額過千萬新臺幣的風光。現在附近有個光華電子商場,看電子產品的人遠遠多于看玉的人了。
  文創市集
  文化市集是近10年在臺灣興起的新形態,買家賣家以年輕人為多。產品以設計新巧的日用品、文具為主。拐杖形的茶包,有趣又不會滑落;三明治的削筆刀,吸引孩子自己動手備好文具;蛋糕型的肥皂,給女孩子的生活增添了色彩;青花瓷的U盤,將文物之美呈現在現代用品上……這些產品大多不是生活必需品,卻深受追求個性和美感的年輕人喜愛,這樣的市集也體現著城市的生活品質。
  臺灣多年前就提出文化創意的概念,從政策支持到人才培養都行之有年,現在每年有約萬名創意設計專業的畢業生走向社會,他們成為文創市集的主力,在這里展示才華、積累經驗、試水市場。臺灣從北到南到處都有文創市集,臺北的西門紅樓創意市集、天母創意市集、政大創意市集都令人賞心悅目,買賣更成為拼創意、覓知音的過程。在這些地方賣東西賺不了大錢,但能賺大機會;而買東西呢?絕無撞衫、撞包之擾,還會贏得“有品位”的名號。
  不同于傳統市集的功能性,文創市集提供消費潮流的走向,呈現設計水平和當地的文化元素,是文創產業發展的地基。現在,臺灣各地的文創市集都漸漸成為旅遊點,滿足遊客遊、購需求,體現設計帶動商機的效應。當物質生活豐富後,人們自然會追求個性和精致,這個市場就屬于創意市集了。

[責任編輯:郜利敏]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