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產信息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石林臺創園打造一流高原休閒體驗觀光農業園區

2016年07月15日 16:37 來源:昆明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1

杏林大觀園可全面體驗新型文化旅遊度假。供圖

 

2

石林萬家歡莊園鮮花盛開。供圖

  昆明“一縣一示范”探路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係列報道 

  長期以來,石林以絕美的自然風光和濃鬱的阿詩瑪民族文化享譽世界,“山石冠天下,風情醉國人”,是世人對石林的讚美。近年來,這片火熱的彝鄉大地正在醞釀一場“土地革命”,以石林臺灣農民創業園(以下稱臺創園)為代表的高原特色農業正緩緩向我們走來,將成為石林獻給世界的又一張新名片。

  日前,昆明市下發的《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一縣一示范”實施方案》中就提到石林臺創園的建設。以臺創園為平臺,著力建設和打造1200畝現代農業總部經濟港(創業服務中心)、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現代農業觀光旅遊產業園、優質特色水果產業園、蔬菜產業園、花卉產業園等核心示范區。利用“石林”這一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推進萬家歡和杏林大觀園、錦苑彝鄉花海、枇杷莊園等都市農莊建設,打造具有石林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和旅遊特色和示范效應的精品農業莊園,發展休閒體驗觀光農業,這無疑是加速了石林臺創園的發展。

  46個項目入駐園區 產業培育初見成效 

  據介紹,石林臺創園于2008年12月17日經農業部、國臺辦批準設立。園區總面積20萬畝,其中,規劃區5.4萬畝,核心區1.2萬畝,輻射面積14.6萬畝。園區2009年6月正式啟動核心區基礎設施建設以來,在市縣黨委政府和上級農業、臺辦、科技部門的大力推動下,堅持科技驅動、旅遊提效,打造高原特色農業示范區,園區從無到有逐步壯大、從弱到強逐漸崛起,搭建起國家級農業園區及對臺交流合作的平臺,成為雲南省高原特色農業的亮點、昆明市休閒觀光旅遊的熱點,先後獲得“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全國農村科普示范基地”等榮譽和品牌。

  園區累計投資7.01億元建成覆蓋規劃區較為完備的水、電、路、綠化、通信等配套設施。完成團結水庫擴建工程,土地整理1.6萬畝,中低產田改造2.3萬畝,新建園區道路57.94公里、電力線路15.8公里、通信設施14.5公里、園區供水設施泵站5座、水池27座、生產生活供水管道143公里、渠道10.2公里,建設大棚150畝,新增綠化面積3906畝,推廣噴滴灌面積2870畝。

  截止目前,園區入駐項目46個,其中臺資企業8家、億元以上項目9家,開工項目14個、投產項目9個,協議投資額62億元。實施產業培育“三個兩年”工程,成立企業家協會和高原特色農產品國際聯盟。重點在藥材、花卉、水果、烤煙、蔬菜、苗木等品種上扶持開發農業品牌,雲彩金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建成亞洲最大的雨生紅球藻規模化養殖基地,與北美公司、日本公司舉行了雨生紅球藻產品定銷國際新聞發布會;雲煙印象莊園建成全國最大的煙莊園;錦苑花卉公司獲得植物新品種權23個、引進新品種600余個,成為中國現有鮮切花自主知識產權新品種最多的企業等。

  同時,杏林大觀園投資17億元建設3000畝現代農業基地,子項目--櫻花峪已建成高品質都市農莊;石林萬家歡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被認定為雲南省第八批農業產業化經營與農產品加工省級重點龍頭企業,萬家歡藍莓莊園被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建成西南地區首個藍莓酒莊。園區構建了以農產品加工、休閒旅遊、特色種植、生物技術等主導產業互促發展的新格局,開發出愛生行微藻生物產品、錦苑鮮切花、萬家歡精品水果、新天風味食品等一批名特優產品,年產值達到5億元,形成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示范區。

  農旅融合 發展高原特色農業 

  數據顯示,2015年石林臺創園引進內資3.94億元、外資300萬美元。完成引客31萬人次,入園遊客61萬人次,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05億元、產業投資4億元、基礎設施建設投入3231萬元,爭取上級資金2340萬元。引進項目9個,落地建設項目9個,竣工投產項目4個,新增農業產業化項目2個,培育龍頭企業2個。流轉土地1050畝,新增綠化面積28560平方米。園區產值15685萬元,比2014年增長12.6%。園區被評定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范點、第一批雲南省農業科技園區。

  其中,石林臺創園實施科技興園工程,堅持科技驅動,加快農業、科技、旅遊、商貿等行業協同發展,推進建設政府引導、企業為主的園區農業科技創新體係和產學研合作體係。培育了愛生行生物科技公司、錦苑康乃馨公司、杏林大觀園公司等一批科技型民營企業;建設了微藻養殖、“三七”立體栽培、珍稀動物養殖、藍莓組培種植等一批科技項目;申報了科技部服務能力提升及創新發展模式應用示范項目、農業部海峽兩岸生物科技研發中心等一批國家科技扶持項目。

  同時,“三農”帶動作用增強,石林臺創園按照建園即建城理念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實現農業增效、農村發展、農民增收。完成8個村組的新農村建設基礎工作,培訓失地農民4850人次、轉移就業2900多人次,改造2.6萬畝中低產田年增加農業產值1100多萬元,惠及8000多農民,率先實現園區流轉出租土地畝產值過萬元和務工人員年收入過萬元的重大突破。探索創建石林文旅一體化實驗區,以萬家歡都市農莊為代表的觀光旅遊人氣越來越旺,以微藻產業化基地為代表的科技農業實力越來越強,以聖火杏林大觀園為代表的項目建設關注度越來越高,以莊園經濟、休閒旅遊、高新科技為主導的高原特色農業初具規模。

  石林臺創園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下一步,臺創園將堅持科技驅動,農旅融合,發展高原特色農業。搶抓昆明市委“加快農業產業園區建設,推動臺灣農民創業園等重點園區發展壯大”;以及石林縣委,“把園區承載平臺作為轉型升級的主要戰場,著力推動生產要素向園區聚集,產業項目向園區聚集,把臺創園打造成為開放創新的先導區、產業轉型升級的引領區”等機遇,用新常態理念打造美麗田園CBD,帶動昆明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和石林農業旅遊業轉型、壯大縣域經濟。(昆明日報 記者王紹芬)

[責任編輯:王亞靜]

相關閱讀: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菠蘿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