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6 11:10
來源:新華網
字號:小 中 大
轉發
打印
新華網南寧10月10日電(記者 程群)“嘗嘗剛摘的九品香蓮,這是我從臺灣引進的品種,這里的環境非常適宜它的生長,我正準備將其推向市場。”來自臺灣高雄的史慶章,笑稱自己是來自臺灣的“農民”。
2011年,史慶章在廣西欽州市臺灣農民創業園內投資農場。如今,農場2000多畝的土地上,種植著金鑽鳳梨、九品香蓮、黃秋葵等各式臺灣特色農產品,銷往多個省市。
談起當初選址廣西的原因,史慶章說:“我覺得這個地方的地理資源和氣候條件與臺灣相似,人們的飲食習慣也差不多,所以就想到把臺灣水果引進來。”
為了帶動周邊農戶共同致富,史慶章將農場改為合作社形式,找當地農民做合作夥伴,以土地入股,由史慶章免費提供種苗、肥料、技術輔導,並保證價格回收。
“以種植鳳梨為例,我們保價回收,農戶根本不用擔心銷路問題,原來農戶一畝地一年的收益不到1000元,如果加入合作社,每個農民月收入能在3000元以上。”史慶章掰著手指,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畝地可以種植鳳梨3500株左右,每株產量2公斤以上,市場上售價已達到每公斤10元,這樣一畝地就有7萬元左右的收入。
如今合作社已有成員180多戶。史慶章表示,下一步準備進行果蔬深加工,以鳳梨為例,可以深加工制作鳳梨酥和鳳梨果醬,而果醬制作中的一些廢料可以用于制作鳳梨香皂。
“大家都說投資農業是一個大投入、見效慢的工程,但農業一直是我的興趣所在。”史慶章說,農場內的作物不僅局限于臺灣特色,今後將逐步引入東盟各國的特色作物,建設產品豐富的農業示范園區。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