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兩岸交流專題  >  兩岸公益論壇  >  新聞圖片  > 正文

臺灣太太環保“學雷鋒” 居民牛奶包裝變圍裙

2012-03-05 16:25 來源:新民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臺灣太太環保志願者教社區居民環保DIY。新民網記者 李若楠 現場回傳

居民用舊衣物手工制作的“遛狗包”。新民網記者 李若楠 現場回傳

  “環保從日常做起,洗了手的水還可以擦地板,再衝馬桶……”臺灣太太環保志願服務隊的志願者和新涇鎮金菊小區的居民圍坐在一起,邊品茶,邊講起了環保理念。今天(4日)下午,3·5學雷鋒臺灣太太環保志願服務活動在新涇鎮劉四居民區舉行,居民和志願者一起動手給垃圾分類,環保DIY。

  在活動現場,記者看到,社區居民有的是帶著廢舊紙張衣物來的,有的則坐下來學起了環保手工。現場三個挂滿塑料瓶塑料袋的架子引起了居民的興趣。志願者告訴記者,家庭制造出的垃圾中最多就是塑料制品,可很多人都對塑料回收存在誤區,隨意丟棄,可實際上,可回收的塑料袋能制成塑料玩具塑料椅。“玻璃瓶子能回收嗎?”對于居民這樣的疑問,志願者也給出了答案,只要社區集中回收,還可以再制成玻璃制品。

  喝過的塑料飲料瓶,你怎麼處理?是隨手扔掉還是分類回收?在活動現場,臺灣太太環保志願服務隊的志願者佘先生告訴居民,塑料瓶及瓶蓋通過回收可以紡成線,制成毯子,織成衣物,“衣服增加了透氣功能,穿起來很舒服,不比棉質的差”。佘先生掏出隨身攜帶的水杯,他說,除了通過垃圾分類回收變廢為寶,環保更重要的是一種理念,比如日常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具就能做到環保。

  “不用少用循環再利用”是臺灣環保志願者總結出的環保精神,與臺灣環保志願服務隊結對一年多以來,劉四居民區的居民垃圾分類的意識越來越強。報紙等垃圾回收帶來的收益,居委會通過各種方式回饋給居民。同時,社區里也培養了一批環保志願者,他們用廢舊物品DIY出新物件,別出心裁。用牛奶利樂包裝袋組合在一起制成圍裙;取廢舊衣物剪裁縫紉成小挎包,再縫上小狗的卡通形象,一個漂亮的“遛狗包”就完成了。社區環保志願者耿阿姨告訴記者,這些小挎包免費分發給養狗的居民,“里面裝上衛生紙,隨時處理狗的糞便”。(新民網記者 李若楠)

廢舊物品回收。新民網記者 李若楠 現場回傳

[責任編輯:孟雅詩]

相關閱讀:  

涉臺常識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