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網絡文學:“生意作品”不能沒有“深意”

2017年10月25日 10:03:00來源:長城網

  [長城時評]網絡文學:“生意作品”不能沒有“深意”

  最近20年,高速成長的網絡文學已成為當前中國文學發展格局中重要的新生力量,其發展態勢和未來趨勢成為業內關注焦點。(10月23日《工人日報》)

  所謂網絡文學,是指以網絡為載體而發表的文學作品,但其本身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網絡文學隨互聯網的普及而產生,從發軔至今已有20年。因其具有多樣性、互動性和傳播廣、便捷化、閱讀群體龐大等特點和優勢,在一段時間里呈現出“爆炸式”的發展。然而,從網絡文學面世以來,各路看官對其就是莫衷一是。

  網絡文學的產生以及作品的發表、傳播,都是在網絡空間中實現的,這個空間往往受現實生活的限制和影響較小。因此,推崇網絡文學的人認為,其魅力與自由有著直接關係。這種自由既有寫作者的自由,更有閱讀者的自由。如今,雖然網絡文學仍飽受質疑,但不可否認,當前的網絡文學已經進入了一個海量生產與利潤豐厚的產業化時期,網絡文學的市場規模日益龐大。然而,高速發展也伴隨著泥沙俱下。

  當前,網絡文學仍然面臨諸多問題。過度娛樂化、商業化、庸俗化等不良現象有蔓延的趨勢。作品量大,但精品少,空洞缺少思想的作品比比皆是;抄襲、篡改等行為沒有得到徹底根治等等。網絡文學因網絡而起、因商業而興,寫作者往往過于關注點擊率、閱讀量,一味迎合讀者口味。有的作品追求長篇大論,在題材與內容上,出現了同質化的問題,換個名字,故事情節、表現手法均雷同;有的過于重視感官刺激,追求一些神魔亂怪、黑幫打鬥的庸俗情節;有的熱衷于寫無病呻吟的虐心戀,情節往往矯揉造作;甚至還有的打擦邊球,寫一些無底線、無下限的內容,其中不乏黃色、暴力等情節。不少網絡作家與現實生活脫節,創作群體還處于比較浮躁的狀態,對市場和作品本身缺少深入思考,單憑想象力、感受力、表現力進行寫作,缺乏對生活的認知、幹預和概括能力,作品中很難見到復雜的生活和時代精神。網絡文學一旦失去真實的生活氣息和時代特徵,短期內雖有一定的市場空間,但長此以往,勢必會阻礙網絡文學的健康發展。

  網絡文學的發展不是單向發展,而是帶動了一條產業鏈的發展,這條產業鏈也是繁榮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重要力量。時下的網絡文學,擁有龐大的市場主體和關注群體,對現實社會的影響將越來越大,因此,推動網絡文學健康發展不容小覷。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應當把網絡文學的發展放到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戰略、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視野中去考量、去審視、去定位,通過積極的措施,支持並引導網絡文學健康發展。網絡作家應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靜下心來,創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思想性、藝術性、可讀性俱佳的優秀作品,傳播主流文化,傳遞正能量。廣大網民也應當潔身自好,自覺抵制網絡文學中的糟粕。

  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品,既要符合網絡文學創作規律,又符合市場要求,但更需要體現社會價值、思想價值、時代價值。創作一部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品,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需要廣大網絡創作者潛心修煉,一字一句打磨。如今網絡文學發展迅猛,雖仍被“狂沙”遮擋,但只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為網絡文學發展掃清障礙、激濁揚清,遲早有一天網絡文學“吹盡狂沙始見金”。(宋明月)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于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係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