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全國網絡文學熱:一天發表超千萬字

時間:2014年02月27日 13:18 來源:西安晚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與傳統文學相比,網絡文學近些年是大出風頭。除了《搜索》《甄嬛傳》《步步驚心》等題材不同的熱播影視劇都改編自網絡小說外,近期央視也在聚焦網絡文學發展,以“原創文學的軟肋”、“網絡文學熱的背後”等專題,深度剖析網絡文學的發展歷程。隨著新型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普及,人們的閱讀習慣也在逐漸改變。可以預見,網絡文學將會越來越走俏。

  網絡文學呈現爆炸式增長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從2008年到2012年,在我國18歲到70歲的人群當中,人均閱讀圖書量仍然只有四本書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的人均閱讀量。近些年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各類網絡文學作品和電子圖書興起,大幅度提升人們的閱讀興趣。最新一期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的統計結果表明,去年我國18歲到70周歲,人均閱讀電子書2.35本,比2011年的閱讀數量增加了0.93本,增幅達到65.5%。

  記者採訪獲悉,我國目前有4億手機閱讀網民,而網絡文學是主要閱讀內容之一。中國網絡文學歷經16年發展,網絡寫手的數量超過100萬,僅一天發表的網絡文學就超過1000萬字,相當于一個中等出版社一年的出版量。

  網絡文學資深寫手陳旻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無論從作者的規模、作品的數量、作品的質量,以及作品改編所產生的金額,還有社會影響力來說,現在的網絡文學,是以前完全不可想象的。”

  催生全民網絡寫作

  “網絡對傳統文學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包括傳播速度、覆蓋面、傳播方式等。”著名作家韓少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以前文學創作是有門檻和準入的,編輯構建了一個準入係統,編輯看不上就不能發表,現在自媒體時代無所謂發不發表,催生全民寫作。”

  在某中文網主編楊晨看來,除了網絡文學本身的迅猛發展,移動閱讀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展,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手機和平板設備上進行閱讀,而由于支付也已經較為便利,網絡文學的市場一下子變得更大了。”以創世中文網為例,自去年5月成立迄今,網站作品就超過6萬部,活躍作者超5萬人,其中網絡名家過百人。

  “這在過去,需要3年甚至更多的時間來累積。”楊晨告訴記者,“我們擁有業內最具影響力和專業素養的編輯團隊,從業人員也都是超過10年的資深編輯,這對于全民寫作無疑是有了更好的促進作用。”

  鏈接遊戲與影視產業鏈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網絡文學在短短10余年的時間,國內市場經濟效益達到年產值40多億。作為網絡文學行業的管理人員,楊晨認為,“這個市場的高收入吸引眼球,也吸引大佬入場,才能得到關注。網絡文學的發展並不單純依靠小說本身,小說背後的產業鏈條,才是發展的關鍵。現在的網絡版權、影視劇改編、遊戲改編、漫畫改編以及實體書出版,這些構成網絡文學的產業鏈。”

  “熱門網絡小說連載僅幾天,改編權就被瘋搶。”一家中文網站工作人員介紹說,“常書欣的《余罪》剛發表幾天,就有好幾家影視公司來爭奪版權,熱門作品《大官人》也受熱捧。”

  當下的現狀是,網絡文學從最初的單純售賣文字版權,到現在的多版權運作,步入一個全新的高速發展期。業內人士陳旻預測, “現在還只是一個初步階段,在未來的三五年,還會呈現十倍級的增長。”

  記者 曾世湘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