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與50家出租車企業合作,將把網約車訂單導給出租車;目前後臺已打通,首先導出的將是快車訂單
獲得合法地位後,滴滴向出租車行業示好。昨日下午,滴滴出行CEO程維在“出租車融合發展發布會”上表示,將把網約車訂單導給出租車司機。此舉意味滴滴平臺出租車司機可以接到快車、專車等訂單。專家分析認為,此舉推出後將增加出租車司機訂單供給量,同時也是一種安撫之舉。
與十余城近50家出租車企合作
8月31日,滴滴公布了出租車、網約車融合發展新進展,稱正在從技術融合、服務融合、流量融合三個方面進行探索,試圖把網約車機制逐步融合到出租車體係中。
滴滴方面表示,已和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成都、重慶、南京、三亞等十余個城市的近五十家出租車企業達成戰略合作。
據了解,滴滴將在出租車原有“搶單模式”的基礎上推出“智能派單”,即係統會綜合考慮距離、擁堵情況、運力供需、司機服務評價等因素,自動將乘客訂單定向匹配給一位最合適的出租車司機。
滴滴出行CEO程維表示,出租車司機將在出租車單基礎上,承接網約車訂單。新京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平臺已經將訂單和後臺係統打通,首先導給出租車司機的網約車流量,將是快車訂單。
對于出租車接單後,價格是否按照快車標準,與傳統出租車價格有何不同等問題,滴滴方面沒有具體回應,稱將“以服務決定收入為導向”,“價格反映供需,服務推動收入”。
對于何時全面推出該政策,滴滴方面回應稱,這一功能還只是在測試,相關方法和城市暫時不方便透露。
據悉,滴滴已建立1億元網約車和出租車融合發展轉向基金,其中包括對出租車司機的補貼部分。
出租車司機時薪最高提升50%
滴滴用戶張強對此消息表示歡迎,“這樣就能更容易打到車了吧,以快車的價格,更實惠。而且出租車司機比較認路。”用戶周小麗則有點擔心,“我打專車就是因為不想坐出租車,不太幹凈有味道,司機素質整體也不如專車吧。”
用戶目前對此事看法不一,不過,滴滴此舉更可能是為了提高出租車司機的積極性。滴滴官方公布測試數據顯示,智能派單模式下,參與測試的出租車司機時薪最高提升了50%,空駛率最多降低了36%。
今年4月,滴滴曾與海博出租嘗試合作,線下車輛、司機和運營資質由海博負責,線上訂單派接、用戶運營、支付等由滴滴負責,司機不需繳納“份子錢”,每月只需上交公司少量的管理費。與出租車融合就是“海博模式”的延伸。
■ 聲音
出租車司機:是否接單看價格
出租車司機張師傅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現在路邊招手的人越來越少了,多接些訂單是好事。但峰值打車需求已經夠多了,空駛時間段或許會去接網約車的訂單。他自己最關心的問題還是價格,即與現在出租車計價相比接快車訂單是會賺的更多嗎?“要看怎麼計價、距離遠不遠,合適不合適,再決定是不是要去搶單。”張師傅說。
Uber司機李師傅對記者表示,隨著對司機獎勵逐漸下降,能明顯感到司機和專車規模變少,有時候要被派去4公里、6公里以外接單。他分析,要增加車輛和司機,是滴滴把快車訂單發給出租車的原因之一。
“並不是車輛少,供給不足,滴滴的後臺其實在有意控制,遏制刷單。”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呂本富告訴記者,這是用戶周圍可能有車,但係統卻並不顯示,從幾公里以外派單的原因。
■ 分析
“以後可能沒有出租車、快車之分”
“滴滴想要把這兩種模式混在一起。”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呂本富對新京報記者稱,“從經濟學原理來看,增加供給的事是好事。能讓競爭更加充分。往以後看可能沒有什麼快車、出租車之分”。
他表示,短期看對快車會有衝擊,對出租車是一個利好消息。因為客觀上有快車存在,乘客的選擇都是優先快車,再選擇出租車。
根據調查顯示,快車比出租車已經便宜不了多少,出租車司機和出租車公司抱怨最多的不是價格,而是等待的時間太長了。呂本富告訴記者,“出租車司機有挑剔訂單的情況存在,但事實上,整體接單量確實在大幅度下降,至少在北京是這樣。滴滴這樣做是促使出租車搶單量上去,也是為了安撫他們。”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