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東北及中西部  > 正文

重慶一季度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72億 同比增13%

2013-04-18 10:02 來源:重慶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市財政局4月16日發布重慶一季度財政預算執行情況。一季度,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72.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9%;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支出501.8億元,同比增長21%。總體上看,全市財政收入平穩增長,支出保障有力。

  市財政局人士分析認為,前3月我市公共財政收入呈現兩大特點——

  稅收收入穩定增長。一季度,全市稅收收入248.8億元,同比增長11.1%,與經濟運行態勢基本吻合。

  “兩翼”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速大于“一圈”。1-3月,區縣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18.2億元,同比增長12.4%;其中稅收收入150億元,同比增長11.9%。分區域看,前3月,“一圈”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同比增長8.1%,稅收收入同比增長11.6%;渝東北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同比增長31.1%,稅收收入同比增長14.8%;渝東南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同比增長24.4%,稅收收入同比增長10.5%。

  一季度,市財政進一步加大資金的統籌調度,累計完成支出501.8億元,同比增長21%,重點支出得到較好保障。民生等方面的支出重點包括:社保和就業支出102.6億元,增長17%;城鄉社區事務支出76.5億元,增長23.2%;教育支出61.4億元,增長8.6%;交通運輸支出45.1億元,增長102.8%;醫療衛生支出33.9億元,增長122.8%。

  相關閱讀

  一季度重慶實際利用內資955.09億元

  制造業和房地產業是利用內資最集中的行業

  華龍網訊 (記者 郭曉靜)記者4月16日從市統計局獲悉,一季度我市實際利用內資項目5801個,增長12.1%;實際利用內資金額955.0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5%。

  市統計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大型項目是全市內資的主力軍,引資比重超過九成。合同資金千萬元以上項目實際引資893.40億元,佔全市總額的93.5%,比上年同期增長3.7%。

  此外,中小項目也發展迅速,合同資金千萬元以下項目實際引資61.6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2.2%。

  從行業看,制造業和房地產業是利用內資最集中的行業,兩個行業引資佔比近2/3。引資額較大的制造業項目有:陜西省6x1000兆瓦超臨界發電機組及千萬噸級儲煤中轉基地項目,本年引資9.51億元;湖北省鹽化工及硅化工項目,本年引資7.01億元。房地產業實現引資315.27億元,佔比為33.0%,比上年同期增長3.2%。引資額較大的房地產項目有廣東省天安數碼城市綜合體項目,本年引資11.40億元;江蘇省萬有廣場項目,本年引資10億元。

  從區域看,“一小時經濟圈”為聚資高地,一季度實現到位資金678.83億元,佔比逾七成,比上年同期增長2.2%。

  從資金來源看,全國30個省區市在渝均有投資。在三大地區中,東部地區資金保持領軍地位,實際引資658.30億元,佔比近七成。其中廣東資金165.38億元,居來源地排位第一;西部地區資金保持最高增速,實際引資206.81億元,佔比逾2成,比上年同期增長23.5%。值得一提的是,四川資金達152.64億元,在全國各省區市中僅次于廣東,比上年同期增長31.8%。

  一季度重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3209.8億元

  呈現出利潤增速高于產值增速的發展勢頭

  華龍網訊 (記者 郭曉靜)記者4月16日從市經信委獲悉,今年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3209.8億元、同比增長14.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4%,預計工業利潤增長25%以上,呈現出利潤增速高于產值增速的發展勢頭。

  面對國際市場疲軟、國內產能嚴重過剩的嚴峻形勢,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以提高工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為核心,通過強化要素保障、狠抓項目建設等綜合性措施,全市工業發展取得了積極進展,並呈現出六大特點——

  電子汽車兩大主力繼續發力

  一季度全市電子制造業、汽車產業分別增長29.2%和22.7%,兩大產業對全市工業產值增長的貢獻率達60.5%(其中,電子行業貢獻率31.8%,汽車行業貢獻率28.7%)。一季度全市共生產電腦1124.5萬臺,汽車50.3萬輛。

  結構調整進一步加快

  今年一季度,我市還實現了高新產品多樣化。市經信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在電腦產量保持正增長的基礎上,全市加快新品種的達產上量,比如打印機產量達到390.7萬臺、手機達到814.4萬臺、顯示器達到218.6萬臺,分別增長42.7倍、6.3倍和50.3%。

  此外,全市高新產品附加值也得到提高,長安汽車新產品翼虎、新福克斯、逸動、CS35上市熱銷,長安係汽車單臺價值量從去年一季度的6.6萬元提高到7.2萬元,拉動全市實現汽車產值增幅高出產量增幅7.2個百分點。

  工業效益明顯提升

  工業效益提升,在1-2月表現得尤其明顯,今年前兩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57.54億元,同比增長36.6%,比全國高出19.4個百分點。其中,汽車制造業實現利潤18.42億元,同比增長1.39倍。利稅137.05億元,增長25.9%。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24.3%,比去年同期提高7.2個百分點。

  工業投資高開高走

  1-2月,我市工業投資總量及增速均創近3年來新高,累計完成投資243億元,同比增長35.3%,高于全國平均增幅15.3個百分點,增速排名全國第5位(比上年期末提高13位);工業投資增速高于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22.9個百分點。預計一季度全市完成工業投資510億元,同比增長23%左右。

  規模企業加快發展

  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985戶,同比增加292戶,增長6.2%(比上年末增加1.2個百分點),分布最多的行業是輕紡,1290戶,佔比25.9%;其次為汽摩,1048戶,佔21%;此外,電子、化醫和冶金行業的戶數佔比都在10%以下。

  能源供應保障良好

  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為180.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2%,其中工業用電量114.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6%,實現了全市“不拉閘限電”的目標。全市天然氣用量17.36億方、同比增長9.73%;主力電廠購進電煤440.2萬噸,同比增長4.7%。3月末,全市電煤儲備達到165.8萬噸,可供全市電廠運行30天。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