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1月19日電 (記者 劉賢)作為中國六大老工業基地之一的重慶,正以“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走出前進新軌跡。19日開幕的重慶市四屆人大二次會議上,重慶市長黃奇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列2014年重慶的制造業發展重點工程。
提到重慶老工業,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汽摩、機械等“老大粗黑”的產品。黃奇帆四年前曾這樣評價重慶工業十年發展:“作為中國老工業基地之一,重慶工業是東北現象和西部特徵的疊加。”近幾年,重慶從無到有地引入筆電全產業鏈,成為汽車制造以外的又一支柱產業,為其制造業注入新鮮活力。推動產業優化升級成為近年來重慶工業發展的主導。
黃奇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稱,要把抓好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作為重點。2014年重慶將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電子信息產業要重點促成海力士芯片、萊寶觸屏、巨騰鎂鋁機殼等項目投產達產,加快京東方8.5代液晶面板、奧特斯印刷電路板等項目建設,開工大泰金屬機殼、華科印刷電路板二期等項目,形成信息終端產量1.8億臺(件),本地配套率達到80%。”
與此同時,提升傳統制造業仍是重慶的一項重要工作。2014年,香港力勁、臺正數控機床等項目將在重慶開工。
重慶汽車產業仍有較大增長空間。2014年重慶要促成長安福特三工廠30萬輛整車及發動機二期、變速箱和上汽通用五菱等項目投產達產,新增汽車產能35萬輛,核心部件本地配套率達到75%左右。
值得關注的是,在2013年,位于重慶開放高地的兩江機器人產業園啟動,華創機器人制造公司等5家機器人重點企業攜手中科院入駐重慶,重慶產值千億元人民幣的機器人發展計劃正式進入公眾視野。同年,起步不久的“重慶造”直升機全球銷售30架。2014年,聯姻全球直升機制造巨頭—美國貝爾直升機公司,重慶通用飛機制造業發展更進一步。
黃奇帆在報告中表示,重慶仍要大力發展3D打印、機器人、通用航空、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新興高附加值產業。(完)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