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地產

房企重組一波三折:恆大一再推遲 魯能再度擱淺

2017年04月21日 08:42:39  來源:新京報
字號:    

  房企重組一波三折

  監管趨緊,房企重組再生變數,恆大重組深深房一再推遲,魯能第三次重組也再度擱淺

  在監管政策收緊之下,房企重組上市平添變數。恆大重組深深房一再推遲、魯能地產上市擱淺。在此背景下,恆大不放棄“備胎” 嘉凱城 ,福建三盛則幹脆繞路向香港衝刺。

  坎坷重組路

  自去年公布恆大地產借殼事項之後, 深深房A 就被外界認為是恆大地產借道回歸A股的重要平臺,然而,恆大的這一等待卻遲遲沒有到來。

  4月13日,深深房A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將自4月14日起繼續停牌不超過1個月,預計將在5月14日前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或報告書。這已是深深房A連續停牌的整七個月,也是其第五次推後披露重組信息時間。

  對于停牌原因,深深房A稱,是因“涉及深圳市國有企業改革,擬購買的資產規模較大,交易結構較為復雜,尚需跟監管部門進行必要的溝通……”此前深深房A也用過類似理由。

  另一方面,恆大正為這一重組加足馬力。中國恆大集團分拆恆大地產上市的方案,在年初獲得香港聯交所原則上批準。近期,恆大高層表示,恆大地產正在進行第二輪戰略融資,預計5月份完成,完成後將盡快上報證監會,推進回歸A股事宜。

  與此同時央企魯能的重組上市之路也再度擱淺。近日,天津 廣宇發展 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申請中止重大資產重組審查。魯能集團第三次資產重組,暫告一段落。

  一名接近魯能的人士稱,目前魯能尚不想就此事發表評論。廣宇發展近日回復投資者稱,“公司本次中止重組,並非意味著本次重組失敗、不再繼續。”

  2016年4月,廣宇發展發布重組公告,母公司魯能集團決定將旗下部分項目注入到上市平臺上。重組方案通過了深交所和國資委的審核,然而在證監會這一關卡住了,本次中止的原因為“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對證監會關于重組《二次反饋意見》回復”。

  “整體環境來說,上市重組都很難批,房地產的上市重組更是在風口浪尖,所以暫停很正常。”房地產與金融資深評論人黃立衝表示。去年,擬借殼回A而最終擱淺的龍光地產,就是一個典型的因政策收緊而失敗的案例。

  融資饑渴

  對于香港上市房企而言,無論是千億房企還是百億黑馬,低估值、低股價是內房股共同的痛。這也是為什麼萬達、富力等房企要回歸A股的原因,去年,首創置業更是開啟了第七次回歸A股的路程。

  4月13日晚,中國恆大發布公告,以總計約17.36億港元回購約2.03億股,這也是恆大今年首次大手筆回購股票。一名接近恆大的人士表示,今年以來,恆大股價持續上漲,並創出歷史新高。但如果從整個內房股板塊來看,恆大估值仍然處于較低水平。

  魯能的重組上市需求,則更為強烈。作為獲準從事房地產業務的21家央企當中一員,在央企整合加劇的背景下,魯能急需做大房地產業務,避免遭遇並購,重組上市至關重要。

  此前魯能重組失利後,一度傳出其地產業務將被保利整合收購一樣,這次的緋聞對象換成了華潤。近日,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就這一傳聞提問,廣宇發展回應,“截至目前,公司未收到控股股東任何關于上述傳聞的通知。”

  魯能近年來業績表現堪稱黑馬,據億翰智庫數據顯示,魯能地產以總銷售額646.7億元的成績,位居2016全國房企銷售額排名第18位。廣宇發展此前公告稱,不會放棄資產重組,“待相關事宜落實後,公司將及時申請恢復本次行政許可申請的審查。”

  找“備胎”或赴港上市

  由于恆大地產與深深房的重組事宜遲遲未有實質進展,做好深深房以外的第二手準備或許是恆大目前的一大考量。嘉凱城一直被資本市場認為是恆大回歸A股的備胎,此前更將其持有的嘉凱城股權讓渡給凱隆置業。

  一名熟悉恆大的分析師表示,嘉凱城本身是一個產業發展的較好平臺,其對于此類平臺預計會有繼續投資的可能,另外,後續也會據此強化長三角的產業地產和城市運營業務的發展。

  另有媒體稱,恆大地產的控股股東廣州凱隆未來在A股有望擁有深深房和嘉凱城兩家上市平臺,成為恆大在境內進行資本運作的主體。為重組上市之路更加平坦,恆大還公開表示不排除在不久的將來引進更多投資者。

  在內地房企重組上市艱難之際,福建三盛地產則選擇收購了一家香港主板上市地產公司,有望借殼登陸香港上市。

  黃立衝表示,盡管目前香港資本市場在融資成本、企業估值方面都不算具備優勢,但在海外發債等方面仍有優勢。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