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小米模式”詮釋互聯網思維

2014-11-30 13:57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小米科技的“一飛衝天”令世人矚目。這個2011年才殺進“紅海”的手機制造廠商,在3年時間里將銷售額從一年5億元提升至半年300億元。2014年上半年,小米共銷售了2611萬部手機,同比增長271%,全年完成6000萬部銷量幾無懸念。

  支撐這張“瘋狂”成績單的,其實就是小米依靠互聯網思維實施的種種模式創新。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坦言,“我們作為一家手機公司,關鍵就是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互聯網是一種思維,是一種考慮未來的方法。”

  所謂互聯網精神,就是開放、透明、合作,而將這些要點投射到設計、營銷、增值服務各個環節,再向生態鏈上下遊延伸,“小米模式”應運而生。

  比如,在產品設計上,通過和用戶密切的互動關係來優化產品。打開小米官方論壇,10月29日一天時間里,小米會員就貢獻出189176個帖子,內容從“MIUI6省電技巧”到“小米手環大改造”。直到現在,小米論壇上每個星期依然會推出一個新的小米手機係統版本,而其中功能的更新多半來自“米粉”的暢想和“吐槽”。雷軍對此表示,“智慧是大家創造的,重要的是有開放的心態,‘從群眾中來,和群眾一起’。”

  又比如,在定價上,“超高性價比”一向是小米的最大賣點。但雷軍多次表明,小米並不是靠賣硬件賺錢,而是要靠賣軟件、構建生態係統賺錢。這也和傳統手機廠商的思維定勢大相徑庭。將自己擅長的內容與應用服務融入硬件設備,互聯網廠商的基本思路則是提升用戶黏性、將終端打造成“超級入口”,從而以增值服務創造嶄新的商業模式。截至今年上半年底,小米係統中一款類似于微信的即時通信工具“米聊”,用戶已突破5000萬人。

  再比如,在營銷環節,走社會化營銷道路,靠口碑營銷和粉絲經濟取勝是小米最有特色的模式。然而,如何與社交網絡“勾兌”?怎樣調動用戶的“參與感”?如何恰如其分地利用“饑餓營銷”?小米不久前推出了由其聯合創始人黎萬強寫作的小米內部營銷手冊《參與感》。雷軍表示,在小米看來,這些都是可復制的經驗,小米希望公開這些經驗,幫助傳統產業更了解互聯網和互聯網用戶,實現自己的轉型升級。

  “小米模式”已開始對生態鏈上下遊的企業產生影響。小米去年開始啟動“生態鏈計劃”,目標是將其模式復制到100家企業,通過打通軟件、硬件和服務,構建小米手機全產業鏈,並以此向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設備等新領域進軍。截至目前,包括智能路由器、智能攝像頭、智能燈泡、智能插座等係列產品已經發布。帶著“小兄弟”們,小米走上了一條新的“快車道”。

[責任編輯: 李岳]

相關閱讀: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