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讚寧夏60年:全國網媒記者走進寧夏同心扶貧產業園
寧夏伊興羊絨制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中國臺灣網 黃曉迪 攝)
中國臺灣網8月13日吳忠訊 (記者 黃曉迪)13日下午,第十四屆全國網絡媒體寧夏行記者走進寧夏同心縣扶貧產業園。入駐該園區的企業設立扶貧車間,專門招收建檔立卡戶,讓更多的貧困戶在家門口實現就業脫貧。
據寧夏伊興羊絨制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2003年成立以來,年生產無毛絨500余噸,實現年產值3.1億元,利稅2380萬元。目前正在致力于生產世界一流羊絨,與此同時,該企業也在努力為當地脫貧攻堅作貢獻,已吸納120個建檔立卡戶就業。在這里工作的建檔立卡戶日均百元收入,收入最多的一個月拿到了6000元。
在寧夏大斌家紡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34歲的李玲正在用縫紉機加工褥子,她其實還是公司的一名廚師,僅做飯一個月就能收入2700元,再做點加工活,一個月能收入3000左右。而且,從公司騎電動自行車10分鐘就能到家,中午還能回家給3個孩子做飯。這樣的日子是她和家人在2014年搬出大山之前,所不敢想像的生活。
據悉,同心扶貧產業園是同心縣為培育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推進脫貧攻堅步伐,整合各類政策資源而建立的扶貧創業孵化園區。園區始建于2014年,屬自治區級產業園——寧夏同德慈善產業園“一園四區”之一,規劃面積1平方公里,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為主的“輕新建”產業。上繳利稅6億元,解決就業5000人,從業人員年工資收入1.5億元。(完)
伊興羊絨生產車間內一名工人正在整理羊絨。(中國臺灣網 黃曉迪 攝)
伊興羊絨成品的“出生證”。(中國臺灣網 黃曉迪 攝)
寧夏大斌家紡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李玲正在用縫紉機加工褥子。(中國臺灣網 黃曉迪 攝)
網媒記者參觀大斌家紡生產的多種產品。(中國臺灣網 黃曉迪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