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浙江諸暨加快發展數字經濟 為傳統產業插上“雲翅膀”

2019-04-01 08:52: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在當前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情形下,數字經濟被視為推動經濟變革的加速器。作為浙江省傳統產業改造示范市,諸暨市正以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為突破口,推動數字經濟引領高質量發展。

  數字化轉型,正成為諸暨經濟的新引擎。

  數字管理,盤出2000萬流動資金 

  接到訂單,輸入產品型號,設定好的ERP(企業資源計劃)係統會通過計算識別這雙襪子的成分和各種原料數量,輸入生產總數,相應原料的採購單就會立即生成。這是發生在浙江襪業有限公司車間里的一幕。

  “因為產品在加工流轉中數字登記不及時,導致盲目補訂單、補原料,產生的內損至少使利潤減少1/3。”公司副總經理趙笳兵坦言,ERP管理係統的引入,解決了這個難題。

  2011年,浙江襪業成立了信息中心,配合研發ERP係統,成為諸暨市第一家引入這一係統的襪企,中心配有5名專職高級技術師。

  在精確化的管理下,係統啟用第一年就為公司盤出了2000萬元的流動資金。

  政策助力,讓插上“雲翅膀”的企業振翅高飛 

  智能制造為企業節能增效是顯而易見的,但插上了“雲翅膀”後的襪企如何振翅高飛?趙笳兵也有無奈:物聯網已在諸暨襪企中全面運用,但機聯網卻很難實現。除產業自身特點的限制,更新襪機所需的大額資金從哪里來?

  解鎖的“鑰匙”很快來了。

  日前,諸暨市委、市政府出臺《諸暨市數字經濟五年倍增計劃》,並配套《三大產業數字化改造提升行動和配套政策》,實打實地助力企業。

  根據相關細則,諸暨市將針對襪業、珍珠、銅加工三大主導產業企業的數字化改造進行專項政策扶持。除了在信息化應用方面大幅度提升獎補以外,機器設備更新獎勵的金額佔到投入的20%。

  “這無疑給想要創新的企業壯了膽、提了氣。”浙江秀欣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朝陽算了一筆賬:在不更換襪機的基礎上,改造一條60臺襪機生產線的費用是50萬元,除去政府補貼,自己只要承擔30來萬元。

  秀欣科技被稱作諸暨襪企中的“網紅”。一年半前,這還是一家年虧損500萬元的企業,去年單個數字化生產車間就為企業帶來400萬元盈利。

  成本降了,利潤增長也為員工帶來切實的福利。在智能車間內,擋車工騎著電瓶車穿梭于60臺織襪機中,不僅工作環境冬暖夏涼,每個月還有9000元左右的收入。此外,由于引入智能數字管理,每臺襪機都能單獨測算利潤額,公司以利潤率高低作為獎勵,有效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

  平臺賦能,為數字化提升按下快捷鍵 

  推進數字化,平臺是重要的跳板。

  全興精工的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就是其中的一個縮影。作為國內一家專業開發和生產汽車轉向係統總成的企業,全興精工在國內新能源汽車電機泵市場一直佔比很高,公司搭建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不僅可供公司內部運用,還邀請供應商、客戶加盟,共享數據。

  公司副總經理韋添才解釋說:“就像登錄一個網站一樣,每個供應商和客戶都有自己的登錄賬號,登錄後可以看到與其匹配的產品信息、生產計劃、採購信息等。”這樣一來,上遊的供應商以及下遊的客戶都被推上“雲端”,並可借助平臺的力量推動自身從基礎運用逐漸轉向深度運用。

  紹興市委常委、諸暨市委書記徐良平認為,數字經濟強不強,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數字生態好不好。“我們堅持從產業轉型入手,聚焦制度供給,加快建設以大數據應用為主的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推進一批數字化平臺、智能工廠和數字車間,引進培育一批多元化市場主體和專業化數字人才,全力打造覆蓋全面、互聯互通的數字化生態鏈。”

  如今,諸暨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走在浙江省前列,目前擁有4家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2018年,大唐襪業列入省級產業集群兩化深度融合試驗區,盾安環境入選“浙江省2017年十大智能工廠”。

  《 人民日報 》( 2019年04月01日 19 版) 

[責任編輯:李奕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