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食品  > 正文

國產奶粉更好信不信? 央視:願意信但還需等待

2013-05-06 09:04 來源:央視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原標題[劉美菊:國產奶粉更好,你信嗎?]

  演播室導語:

  本周一,有條微博在網絡上熱傳“國產嬰幼兒奶粉質量優于進口,你信不信?”這條微博的熱傳是因為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在4月28日舉行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一份“國產與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狀況調查報告”。報告指出,國產產品質量好于進口產品。從價格上看,進口品牌價格高于國產國內品牌近一倍。這一論斷似乎想要顛覆人們固有的“國產嬰幼兒奶粉不如進口奶粉”的印象,因此也引發了人們“你信不信”的質疑,帶著這份質疑,面對面記者董倩專訪了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美菊。

  解說1:

  4月28日,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此次進行的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狀況調查,是在北京及周邊的省會城市的市場隨機抽樣,共抽檢樣品25個品牌。其中國內生產的國內品牌13個、國內生產的國外品牌3個、原裝進口產品9個。但是這份調查報告並沒有告訴人們具體是哪些企業,而只是在報告結尾處列舉了一個由15家企業組成的“主流品牌嬰幼兒乳粉監測名單”,

  記者:這次調查報告出來了,但是我們看到的就是一個16家國產奶粉的企業和9家進口奶粉的企業,16家是誰,什麼品牌,9家進口的是誰,什麼品牌,不知道,為什麼不公布呢?

  劉美菊:我們說的16家國內的企業,實際上包括在國內生產的外資品牌和國內生產的內資品牌,比如像美讚臣、多美滋、惠氏、雀巢,他們現在都在中國建廠,品牌雖然是外資品牌,實際上現在都在國內生產的,我們叫國內生產的產品。同時還包括國內的品牌的在國內生產的這些產品,你比如說國內的有蒙牛、伊利、聖元、雅士利、完達山、飛鶴,這些都是比較傳統的我們國內的品牌,進口產品就是純在國外生產完了的桶裝的嬰兒配方粉直接進口,不用在中國內地再進行加工了,直接就進市場賣的純進口的品牌。

  記者:您剛才列舉出來的那幾個品牌,我們並沒有在新聞發布會上或者其它的官方的表述上看到過,這是為什麼?

  劉美菊:因為呢我們這是一個市場調查,我們不是執法抽查。

  記者:這怎麼理解?

  李美菊:就是協會嘛,它不是一個執法部門,我們就是為了掌握一下現在我們國內市場上的產品質量,它的情況是怎麼樣的,那我們搞一次市場調查。那麼我們是覺得我們沒有權利去公開這些企業的品牌。那麼如果說,說誰合格誰不合格,我們認為由執法的資格的部門它在做這個執法調查的時候,它來公布可能更妥當一些。

  解說2:

  此次質量調查總的評價是,國產產品無論是國內品牌還是國外品牌質量好于進口產品。這讓人們質疑,中乳協發布這一質量調查報告的目的是不是為了給國內乳品企業進行宣傳。

  記者:那您感覺,就是作為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你們作為一個行業協會,做了這樣一次調查,但是沒有告訴市場,沒有告訴消費者,到底我檢查的是哪家企業,哪個品牌,那麼對于消費者的這種認可程度,有沒有影響?就是我不知道你調查哪家了,我怎麼去信任呢?

  劉美菊:因為我們說的是主流品牌,所謂主流品牌就是你在省會的一級城市、大的市場都能夠看到的這些品牌,叫主流品牌。而且我們抽查的這個16家品牌基本上佔到了我們國內嬰幼兒配方粉市場70%的份額,是非常有代表性的。

  記者:對這幾個品牌的調查合格,是不是也意味著不是在你們調查范圍之內的其它品牌也是合格的?

  劉美菊: 對主流品牌的這個抽檢,我們協會從2010年就開始了,已經連續三年了,在行業內就開展了月月抽檢活動,就是對這些主流品牌進行每月的質量的抽檢。

  記者:你們是作為一個行業協會?

  劉美菊:委托第三方檢測。第三方調查機構它是國家質檢總局認定的一個檢測的中心,就是日常的可能乳制品的抽檢,他們就是做得比較專業,我們找也是找最好的。

  解說3:此次針對國產與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狀況的調查,涉及了20項檢驗指標。其中包括主要營養指標5項,微生物指標5項,礦物質指標4項,污染物限量指標3項和其他指標2項,監測結果顯示16個國產品牌(包括國內品牌和國外品牌)全部符合標準要求,而且實際檢測數值都非常好。9個原裝進口產品中有3個產品不合格。

  記者:為什麼要檢查這些項目下的一些標準?

  劉美菊:這些指標是最能反映一個產品質量安全的這幾項主要的指標,這二十項指標。

  記者:那麼用同樣的這些指標,查了16個國產和9個進口的,那麼發現國產的質量要優于國外的,那國外的9個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呢?

  劉美菊:國外的一個是,不合格分別是乳糖佔碳水化合物比和鈣磷比,那可能是有些要按照國家的標準來規定的話,它可能就是低于國家的這個標準。

  記者:低于標準的後果會是什麼?

  劉美菊:這個尤其是鈣磷比,鈣磷比有可能是體現促進人骨骼增長的這麼一個值,一個指標。如果說你高了一點,低一點,那都不叫不合格產品。

  記者:但是現實生活中是什麼呢?是新生兒的父母,不管是自己還是托人,是不遠千里萬里從境外、從國外肩扛手背地給提回來,那到底哪個是更貼近于真實情況?

  劉美菊:我是覺得首先就是說這種現象就反映了消費者現在對國產產品的不信任。國產的這個乳業的這個形象,現在應該說是跌入到了低谷,因為從2008年出現那個事情以後,這麼多的孩子受到了傷害,我是覺得可能給消費者心理造成了創傷是很重的。那麼你出了這個問題以後,你要再重新樹立你的正面的形象,我是覺得這個過程是需要一段時間過程的。

  解說4:發生于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起因是三鹿嬰幼兒奶粉被三聚氰胺污染,導致各地為數甚多的孩子因飲用三鹿奶粉而遭遇不同程度的腎損傷,這一事件不僅是中國父母的傷痛,也是中國乳品行業發展的分水嶺。三聚氰胺事件同時成為中外乳制品企業在中國市場的轉折點。近年來,中國國產乳業一方面艱難求存,一方面卻負面新聞頻繁不斷。而此次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在發布這份國產奶粉質量優于進口奶粉報告的同時,還宣稱,目前中國嬰幼兒配方乳粉採取的是2010年4月1日正式執行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作為我國嬰幼乳粉的第四代標準,這一標準在技術上是先進的,是世界上最嚴格的標準之一。

  記者:剛才您說,恢復信心要一個漫長的時間,我們看從2008年奶粉業出事一直到現在五年的時間,是不是我們能夠鍛造出一個世界上最嚴格的標準?

  劉美菊:因為現在一提到標準,大家馬上可能就會想到原料奶的標準,你的蛋白質是2.8,世界上人家都一般是要在2.9以上,可能大家一想最低標準是指的這個,而且很多消費者會說,你不好的原料,你怎麼能生產出好的產品?

  解說5:原料奶也就是生鮮乳,是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的主要原料之一。2011年4月,中國牛奶新國標正式頒布,按照新國標,原料奶中蛋白質含量由原標準中的每100克含2.95克,下降到了2.8克,低于發達國家3.0克以上的標準;而每毫升原料奶中的菌落總數標準卻由原來的50萬上升到了200萬,比美國、歐盟10萬的標準高出20倍。

  三聚氰胺事件後,國家相關部門出臺了《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生鮮乳生產收購管理辦法》等一係列法律法規,從奶源、生產環節到市場準入給予更嚴格的規范。

  但中國牛奶新國標被輿論普遍認為是一種倒退。

  記者:那為什麼在後期這麼嚴格,而在奶源這個問題上是至關重要的一個質量問題上,卻比以前,專家說是要有所倒退呢?

  劉美菊:我覺得作為中國乳業的這些加工企業,在發展過程當中,它的無奈之處就在這兒。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