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旱澇災害等因素影響,近期一些地區蔬菜價格上漲壓力明顯增加。一些地方政府探索運用價格調節基金,扶持生產,補貼流通環節,以保障供應,穩定菜價。
迄今為止,全國大多數省份建立了價格調節基金。農業大省湖南已累計下撥價格調節基金逾17億元。
設立平價商店穩定菜價
連續近50天的幹旱無雨天氣使農業大省湖南蔬菜價格持續上漲,但許多當地人發現菜價並沒有漲得離譜。
8月23日,記者在湖南省湘潭市綠豐農場廣雲路平價直銷店看到,特價南瓜每斤0.49元,而隔壁集貿市場價格達2元。平價商店特價紅辣椒每斤1.9元,最為搶手。“這個店經常有特價,質量也不錯。”正在選購紅辣椒的大媽告訴記者。“這些菜是我們自產的,因此才能賣這麼低的價錢。”擁有蔬菜生產基地和30多個門店的綠豐農場經理張輝告訴記者。
張輝說,當地政府給每個平價門店一次性補助3萬元,還降低水電收費標準。一家門店每月僅電費就節省1000多元。這些優惠措施使他們有能力讓利于顧客。
目前,湖南省長沙、株洲、湘潭、永州、郴州、邵陽、衡陽等地在城中村等低收入群體聚集地區扶持建設了一批蔬菜平價直銷店。全省蔬菜直銷店(車、點)數量已達883家。
廣州市最近決定運用價格調節基金,對包括平價商店在內的三類農業類項目進行補貼。
7月下旬以來,安徽省安慶市持續高溫天氣,致使本地菜生產受損。市物價部門發揮城區7家大型超市蔬菜平價直銷區的作用,要求每家每天銷售蔬菜品種不少于15個,且價格要低于同類市場均價15%以上。
為平抑菜價,貴州省遵義市政府決定投入價格調節基金的儲備金2000萬元用于調控流通市場、蔬菜平價店、發展速生蔬菜、補貼弱勢群體等環節。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表示,湖南、廣東等省份建立的平價直銷商店在穩定菜價、保障民生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他說,今年入夏以來,湖南遭遇了歷史上罕見的旱災。但今年前7月湖南蔬菜價格的漲幅比全國低7.4個百分點。大災之年湖南省的物價能保持基本穩定,甚至低于全國平均漲幅,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湖南建立了一批農產品平價店,在穩定農產品價格,特別是蔬菜價格方面發揮了“穩定器”的作用。
扶持生產保障供給
“這里的菜價比周邊市場的價格便宜,我常吃的莧菜每斤比集貿市場便宜1塊錢。”長沙市雨花區曲塘社區歐陽大媽在社區直銷蔬菜店前告訴記者。
負責直供蔬菜的紅星實業集團負責人說,由于減少了中間多個環節,他們直銷蔬菜價格比附近自由市場便宜10%~40%。
在湘潭市溢綠園蔬菜產銷合作社的蔬菜大棚前,這家合作社總經理郭詩謙說,因旱情他的大棚蔬菜產量減了不少。為增強抗旱能力,他購買了滴灌等設備,政府用價格調節基金資助了他300多萬元,佔基地總投入的30%以上。
今年1月,經湖南省政府批準,省物價局下達2.4億元價格調節專項基金扶持蔬菜生產。通過近年來的扶持,湖南蔬菜自給率大大提高。湖南乃至中南地區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馬王堆蔬菜批發市場本地菜已從以前的30%上升至60%左右。政府調控能力明顯增強。
許多省份也相繼動用價格調節基金扶持蔬菜生產。
安徽省安慶市日前啟動價格調節基金,對市區6家規模300畝以上的蔬菜生產基地每家補貼10萬元,扶持蔬菜生產保障供給。
今年春節前,哈爾濱市投放2580萬元用于蔬菜價格補貼和棚室蔬菜生產、儲備建設。
對此,周望軍表示,平抑物價的前提是要有供應。這就需要通過價格調節基金扶持農副產品的生產,減少流通環節的費用,最終達到降低農副產品尤其是蔬菜價格的目的。
向低保戶等直接發放補貼
近日,為緩解物價上漲給城市低保人群生活帶來的壓力。遵義市決定從2000萬元價格調節基金中拿出840萬元專門用來補貼城市低保人口,每人每月將補助60元,補助兩個月。
今年春節前,黑龍江省集中運用價格調節基金,其中,用于救助低收入群體和傷殘人員5297萬元;用于平抑糧油、肉、蛋、菜等定點、定量、定品種價格補貼945萬元。低保戶持優惠卡,相關蔬菜每斤優惠1元,優惠幅度達20%。
廣西等地繼續完善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挂鉤聯動機制,要求各地利用價格調節基金,對低收入群眾(包括高校家庭困難學生)適時發放價格臨時補貼,以保障他們的生活。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