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食品  > 正文

辣條生產環境觸目驚心 工人如廁完不洗手

2015-03-16 08:29 來源:參考消息 字號:       轉發 打印

臺灣:辣條生產環境觸目驚心工人如廁完不洗手

    位于河南省通許縣工業園的開封勁松食品有限公司生產廠房內,工人直接用手將辣條一塊塊裝入塑料包裝袋(3月7日攝視頻截圖)。

  參考消息網3月16日報道臺媒稱,大陸學生流行的零食“辣條”,網友稱作”史上最牛零食”,無論是菜市場、雜貨店還是網絡上都買得到。不過,媒體披露多家辣條的制作環境骯臟,甚至工人上完廁所手也沒洗就繼續包裝食品。

  臺灣“中央社”3月16日援引新華社報道稱,在新浪微博里,包含“辣條”的微博數量高達300多萬條,愈多人談論,就愈吸引沒吃過的人想去吃。

  但也有消費者表示,連吃了10包之後就開始腹瀉,被診斷得了急性腸胃炎。

  辣條主要由面粉、辣油和食品添加劑制成,大陸市面上的品牌眾多,其中有十多種都是在河南省設廠。

  報道稱,新華社記者走訪位于河南省通許縣工業園的開封勁松食品公司,發現廠房內運送辣條的藍色塑膠箱上面,布滿黑色的污物和油漬。

  多家辣條品牌上的廠址也不見人影,而包裝上所留的聯係電話,多半是空號或暫停服務。

  在另一間辣條工廠里,房門口散亂地堆放著廢棄的鍋爐和水管,碩大的鐵桶里,散發著奇怪氣味的紅黃色粘稠液體已經凝結成塊,牆邊的小桶還殘留著黑色泥狀物。

  緊鄰廠房的蹲式廁所里,遍地污水橫流。剛上完廁所的女工連手都沒洗就回到工作崗位上。幾乎沒有人佩戴口罩和手套,都是直接用手將辣條一塊塊裝入塑膠包裝袋。

  辣條廠房的旁邊,是一家小型玩具加工廠,一名工人正在給玩具溜滑梯噴漆,迎風飛散的油漆微粒不時飄進辣條廠庫房。

  報道說,早在2011年5月,河南省內53家辣條生產企業的不合格產品都被北京市食安委下架。

  然而,為躲避執法,一些企業或改名,或採取更為隱蔽的方式繼續非法生產,增加了監管難度。

  【延伸閱讀】記者手記:瘋狂的辣條 

  新華網鄭州3月14日電(記者毛偉豪張興軍)5天、2000公里、4個城市、8個廠家……在“3·15”消費者日到來前夕,新華社記者聯動暗訪,實地跨省追蹤了“只聞其名,不見其地”的辣條廠:12位數的手機號,消失的廠址,讓我們無處尋找;緊閉的大門,高牆上的監控,讓我們屢屢碰壁;緊鄰廁所的廠房,徒手操作的工人,還有滿不在乎的老板,讓我們知道辣條為何屢遭詬病。

  由于交通便利、原料成本低廉、勞動力資源豐富,多重優勢疊加之下,多年來以河南鄭州為中心,形成了一條頗具規模的小食品產業帶,辣條成為最具代表性的產品。記者發現,和幾年前的暗訪所見相比,一方面,由于行業洗牌和政府整治,類似不法作坊的生存愈發艱難;另一方面,從扎堆集中到大城市邊緣地帶到分散潛入偏遠農區縣,隱蔽在民房里“打遊擊”,正成為新時期“問題食品”生產的一種趨勢。

  農村市場點多面廣,加上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差、基層執法人手少,由此形成監管薄弱地帶。隨著不法作坊的分散流入,農村“問題食品”的監管面臨著從生產到流通的全鏈條挑戰,任務更加艱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辣條食品的消費群體主要是各地中小學生、農村留守兒童,著色劑濫用,添加劑超標,衛生條件堪憂,市場標準混亂,種種現實存在的問題,可能對孩子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巨大損害。正因為如此,我們呼吁一個健康的辣條產業,我們呼吁追根溯源、落到實處的執法。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