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手表在北京時間10日淩晨高調亮相,樣式、售價、功能等與此前預測基本一致。自庫克接替喬布斯出任首席執行官以來,這是蘋果推出的第一款全新類型的產品。蘋果手表的亮相令“果粉”激動,不過,在華為、三星、LG等商家都已經推出智能手表的情況下,一些分析師質疑,蘋果手表緊湊的彩色觸屏以及“數字表冠”能否贏得消費者的青睞,蘋果執行長庫克領導下的首款產品有沒有可能風靡全球?
此次蘋果推出普通版、運動版和限量版三款手表,外殼分別使用不鏽鋼、鋁合金和18K金材質。每個版本都有38毫米和42毫米兩種尺寸,並提供了多款可替換表帶供消費者選擇。售價從349美元、549美元和1萬美元起,相同版本會因表盤尺寸和表帶而導致價格有所不同。蘋果手表從4月10日開始接受預訂,4月24日起售,首發地包括美國、澳大利亞、中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與市場上已有的蘋果產品不同,蘋果手表必須配合蘋果手機使用,使其消費群體注定局限于iPhone 5或者更新機型客戶。英國《金融時報》稱,這意味著潛在用戶約超過3億。不少媒體不看好蘋果手表能有比擬蘋果手機的銷售數字。除時尚人士、健身愛好者和鐵桿“果粉”外的群體對蘋果手表認可程度目前還很難預料。
蘋果希望借智能手表佔領科技和時尚兩個領域。智能穿戴產業專家陳根對《環球時報》表示,蘋果發布智能手表,是希望重新定義手表,至少也是重新定義時裝表,不僅是定義智能穿戴。從這個意義上說,蘋果對手表的重新定義將影響瑞士鐘表行業。
路透社評論稱,蘋果手表在時尚界遇冷。香奈兒、紀梵希、愛馬仕等時尚品牌、在巴黎參加時裝周的時尚達人們大多表示,這款手表不過是科技產品,非當季必備單品。蘋果限量版金表最高達12.68萬元人民幣的售價也遭不少網友吐槽,稱其只是一塊“高級電子表”。
英國《金融時報》稱,美國華爾街預計該設備上市頭一年的銷量將在2000萬到3000萬支。據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預測,今年蘋果手表的銷量會達到1500萬,約佔55%的市場份額。英國《經濟學人》雜志認為,蘋果手表恐怕無法獲得像iPad和iPhone那樣的成功。蘋果手表的許多功能在蘋果手機上已經有了很好的用戶體驗,消費者沒有必要再花349美元甚至1萬美元去添置一件沒有多少新功能的新設備。
國際數據公司IDC的可穿戴設備分析師拉姆·利亞馬斯預測,今年蘋果手表的銷售主要集中在普通版和運動版,而限量版蘋果手表的“勞力士”之路不會平坦。蘋果手表的黃金版屬于流水線產品,傳統高端手表的價值在于手工制造和可傳承性,這與蘋果一直以來依靠的定期升級換代的營銷策略背道而馳。
對比3月初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推出的華為手表,通訊專家項立剛1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從外觀上來講,華為更漂亮,有金屬表帶和可撥動的圓盤,從功能上來說兩家差不多。如果說從功能角度來說,蘋果的智能手表也沒有那麼驚艷。一款手表可以觸屏、可以放APP不算什麼。蘋果甚至自己也清楚,這次做了很多顏色和款式,主打時尚而不是功能。
獨立TMT分析師付亮1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從功能角度講,智能手表還處于重新定位的時期,廠家也在琢磨用戶的需求是什麼,是健康、運動,還是智能家居。不過,要想真正生產出消費者認可的智能手表,難度也相當大。這不是打“高端牌”就行,必須有其他功能創新才可以。比如,要想讓手表實現手機的應用,電池容量和手表本身的節能性能要求就很高。
有分析人士認為,蘋果的進入雖然加劇了市場競爭,但同時也做大了智能手表的市場。英國《經濟學人》看好蘋果將在可穿戴設備有所作為,“蘋果需要的是時間”。可穿戴設備目前僅限于通訊和健康功能,去年全球只賣出700萬支智能手表,谷歌也不得不在年初撤回智能眼鏡產品。在未來,如果能向消費者證明產品的功能性和不可替代性,隨著電池壽命的提高、更多新功能被開發和價格下調等有利因素的出現,會有更多人購買可穿戴設備。 駐美國特派記者 陳麗丹 記者 周濤 蘇靜 陶短房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