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日元貶值引日企回國設廠 日本制造能否卷土重來?
綜合報道,日本生產的家電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風光一時,之後由于中國和韓國廠商崛起,日企優勢漸失。現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大推寬松措施,使日元急速貶值,加之亞洲地區勞動成本上升,不少日企計劃趁日元貶值調整策略,提高日本生產線的產能。然而日本仍有龐大貿易逆差,且出口增長不及預期,“日本制造”這個生招牌是否真能卷土重來,仍屬未知數。
與其他發達國家一樣,日企多年來把生產線移至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國家,這一趨勢在2008年金融海嘯推動日元大升後更明顯。安倍上任後促貶日元,每美元兌日元匯率從2012年中約80跌至如今接近117.5,大幅拖低日本生產成,加之其他因素,吸引以電子業為首的日企回流設廠。
佳能公司發言人透露,該公司計劃增加旗下相機、復印機和醫療設備在日本的產量,目標是從目前佔整體產量的40%提升至60%,約相當于2009年水平。夏普發言人也證實,旗下空氣凈化器、冰箱和電視在國外的部分生產線將返回日本,但強調海外工場仍會繼續生產。索尼去年也表示將投資350億日元,提升日本工場的產能。
瑞銀證券經濟師表示,日元貶值已有一段時間,日企總算開始調整策略,估計回流趨勢還將持續。
然而,並非所有企業認同回流策略,尤其汽車企業不會逆轉把生產線移離海外的大方向。豐田行政總裁豐田章男早前表示,無意把生產線搬回日本,本田和日產等大廠亦沒改變生產布局的大動作。電子零件制造商村田制作所也表示,會繼續尋求把海外生產比率從4年前的14%,到今年3月提升至30%的目標。
分析指出,日本人口老化問題嚴重、經濟停滯不前,令企業難以對日本經濟增長前景感樂觀。不少日企在把部分產能搬返日本的同時,繼續維持海外生產,一來可讓生產地點設在目標市場附近,二來也可對衝日元突然升值的風險。
[責任編輯: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