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京津唐及環渤海  > 正文

北京整治房產中介10大“惡習” 櫥窗禁貼房源信息

2013-11-21 13:29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海淀區五道口附近的房產中介公司,待售房屋信息貼滿了門店的窗戶。記者 侯少卿 攝

  北京市工商、住建委、公安集體約見20家房產中介,重點整治中介非法群租等10大“惡習”

  在店門櫥窗上貼滿各種房源信息、到小區門口擺放一塊房源廣告牌構成違法廣告,網上擅自發布群租房信息、把大戶型建起隔間分割出租……房產中介的這些違規“惡習”都將被禁止,予以集中清理整治。

  昨天,北京市工商局、市住建委、市公安局集體行政約見鏈家、我愛我家、中大恆基等20家大型房地產中介,要求自查自糾。至明年2月底,三部門將在全市范圍內專項整治房屋中介10種違法行為,重點是中介非法從事群租房業務。

  市工商局合同處處長廉建設昨天通報,截至目前全市房地產中介機構總數達到12454戶,但存在的一些問題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如有中介隨意發布虛假房源信息;“押金不退”和“租金延遲支付”問題依然存在,中介往往編造各種理由拒不退還;賺取差價也時有發生,有的中介甚至以自己名義出租委托人的房屋。

  據了解,今年以來,工商部門就已責令改正105戶,查處房產中介違法行為212件,罰沒款114.84萬元。

  ■ 鏈接

  整治房產中介10大“惡習”

  1.清理房產中介在小區、路口擅自戳設的自設性戶外違規廣告牌。

  2.清理房產中介在店堂門窗張貼的房源信息或廣告。

  3.清理宣傳推廣房產中介服務的違法違規印刷品廣告。

  4.查處涉及群租房問題的違法行為:包括隱瞞與委托人有關的重要事項;違反規定從事居間、代理業務范圍以外的其他經營活動;做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佔用、挪用或拖延支付客戶資金;利用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5.查處無照、擅自設立分支機構或超出核準的經營范圍從事中介。

  6.查處利用出租房屋從事無照經營等違法經營。

  7.清理經相關部門認定的在互聯網上擅自發布的群租房及價格虛高的房地產銷售、租賃信息。

  8.查處未經委托人書面同意擅自發布房源信息、發布虛假房源信息,或惡意搶佔房源信息。

  9.查處違反北京住房限購政策,誘導購房人違反限購等政策措施,協助購房人偽造證明材料騙取購房資格,擅自劃轉客戶交易結算資金。

  10.查處為不符合安全標準的房屋提供租賃經紀服務、擅自改變房屋內部結構分割出租。

  ■ 焦點

  清理“門窗信息”

  一直以來,各房產中介公司都習慣在店的門窗上張貼各種房源信息,還會選擇在小區門口擺張桌子,豎塊房源信息牌,安排工作人員接受咨詢。

  “而這些行為都在此次專項清理的范圍內。”市工商局副局長崔建立說,中介公司在自己店的窗戶貼滿了房源信息,屬于違法廣告行為,容易對路過的人產生誤導。而門店前的人行道本來就擁擠,大家都駐足觀看,對交通也有影響。

  “我們希望房產中介的門窗‘亮起來’,信息可以在店內公示”,崔建立說,企業自查後還發現有中介張貼,將會依據違法廣告來處罰。

  非法群租“嚴辦”

  “擾民、刑事案件頻發和消防隱患,是群租房突出的三個問題”,市公安局人口管理總隊副總隊長張曉月昨天介紹,今年到9月底,對群租房的擾民報警達到4709件,佔全市出租房擾民報警40%;群租房門窗不關致入室盜竊案今年上半年發生756起,且消防隱患突出。

  市住建委副主任王榮武也表示,違規群租只要一經查實,將從嚴治理違法房地產中介,並將以法律法規的最高限進行處罰。

  此次三部門要求,中介代理時要承擔房主的責任,辦理房屋出租登記手續,中介不得對房屋內部拆改,違規分割出租,在網上發布的群租房信息經相關部門認定後都予以清理。(記者 廖愛玲)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