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記者 陳燕青
進入年底,中信證券、申萬宏源等各家券商策略會陸續召開,明年的策略報告亦相繼出爐。記者昨日梳理相關報告和觀點,發現多家大型券商對于明年A股市場的走勢整體偏樂觀,其中申萬宏源認為熊市有望于明年6月份結束,中信證券認為A股出現盈利拐點。在行業配置方面,大多券商看好周期板塊與大消費板塊。
春節後或迎輕裝上陣行情
在24日申萬宏源的年度策略會上,申萬宏源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勝堅定認為,熊市將于明年6月份結束,“多重上行催化有望共振,2017年機會大于2016年。”他表示,“十九大”將是明年最重要的政治事件,政治體制的理順和改革落地進程的明確,將可能有效催化A股上行,在明年春節後可能迎來“輕裝上陣”的行情。
展望明年A股,中信證券認為市場會經歷從結構市到趨勢上行的過程,其中二季度行情較好,四季度開始風險因素會主導。明年居民對房地產增量配置將明顯降低,房地產新政冷卻樓市後帶來的流動性擠出效應導致泡沫大遷移,會影響包括A股在內的各類資產。
中信預計,A股明年盈利增速從今年的4.4%回升至8.0%,盈利的大幅回升將使得A股對資金的吸引能力會增強。
華泰證券認為,A股這一輪“盈利牽牛”行情的持續性將大過2011年以來的任何一次。伴隨著企業擴大資本開支意願逐步恢復,實體經濟將逐漸走出償債長周期並進入補庫短周期。同時,明年供給側改革等制度紅利釋放,A股公司盈利能力進入久違的可持續修復期,A股市場將呈現慢牛格局。
相較而言,國泰君安、銀河證券、中金等對市場謹慎樂觀。
國泰君安預計明年市場繼續維持橫盤震蕩格局,上證指數將在2800點到3500點的核心區間實現震蕩。國泰君安認為,市場將從盈利修復逐步切換到風險偏好驅動的行情。資產配置上,金融去杠桿持續加碼,資管機構從“固收”向“固收+”轉變將是大勢所趨,權益類資產吸引力將進一步提升。
銀河證券認為,明年A股將呈現震蕩格局,應尋找結構性機會。明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舊泡沫將被逐步刺破,經濟將在衝擊中構築新的增長動力,尋找結構性機會。
中金公司預計,資金在資產之間輪動的特徵將繼續演繹,隨著股價調整和盈利增長消化估值,股市精選個股的空間逐步打開,明年結構性機會將優于今年,A股全年有望實現個位數收益。
周期股可能走向分化
記者注意到,對于明年市場的投資機會,大多機構看好周期板塊和大消費板塊。
申萬宏源策略分析師王勝認為,高景氣的新興行業仍然是布局的重要方向,推薦新消費和服務業,如快遞、跨境電商新消費、創新藥、生命科學、教育,以及景氣度持續的人工智能、信息安全、國產芯片等。同時沿著財政擴張主線,新基建仍有望維持景氣,軌交、高鐵和PPP可能與“一帶一路”戰略產生共振。
在行業配置方面,中信證券認為,雖然明年仍不是全面戰略性配置成長股的最佳時期,但其中的VR、物聯網、新能源汽車、精準醫療四大板塊值得密切關注,可以結合後續市場風格變化擇時介入。此外,周期品行情未滅,重點關注去產能政策聚焦的行業(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和造船),同時可布局鋼鐵、有色、煤炭的報表修復行情。
中金公司建議階段性關注受政策與改革預期支持且估值在合理范圍的周期性板塊。它建議沿著兩條思路精選個股:一是精選大消費,特別是受新技術、新模式影響的類別,主要在醫藥、TMT、教育、物流、食品飲料、家居等與消費相關領域精選個股逢低吸納,同時金融中的中小銀行、互聯網金融等領域也值得關注;二是階段性關注受政策與改革預期支持且估值在合理范圍的周期性板塊,建議低配地產、部分今年已經有所表現的地產產業鏈板塊以及部分結構性低迷且尚未看到明顯改善的行業,如零售、航運等。
國泰君安認為,明年周期股將走向分化,國內定價的黑色鏈彈性收斂,全球定價的大宗品在財政周期共振下具備邊際改善空間,調整後可做中線布局。
華泰證券指出,宏觀經濟復蘇階段,產品價格上漲,A股盈利與估值修復呈正相關,這個階段,周期行業往往最先受益,建議關注滯漲交通運輸、機械設備、非銀金融行業。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