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農業  > 正文

轉變農業資源利用方式促進農業綠色發展

2015-11-30 15:08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新華網蘭州11月30日電(記者連振祥)甘肅農業粗放發展的模式將會有所改變。從今年起,甘肅將加快轉變農業資源利用方式,通過開展農業資源休養生息,推進農業環境污染治理,構建農業資源循環利用體係,促進農業綠色發展。

  轉變農業資源利用方式已成為近兩年來甘肅農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主要手段。記者從甘肅省政府了解到,甘肅從節水、種養循環、化肥和農藥零增長等方面入手,在農業資源高效利用上取得成效。

  幹旱缺水的甘肅省將高效節水農業放在轉變農業資源利用方式的首位。據了解,甘肅在全省范圍內落實了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起農業灌溉用水量控制和定額管理制度,全面開展了區域規模化高效節水灌溉行動,在有灌溉條件的44個縣市區和單位重點推廣膜下滴灌和壟膜溝灌兩大技術,在河西走廊及沿黃灌區國家級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區,推廣了抗旱節水品種和噴灌滴灌、水肥一體化、深耕深松等節水配套技術,構建了高效節水農業技術體係。甘肅省農牧廳介紹,近年來甘肅農田高效節水技術應用面積每年穩定在1000萬畝左右。

  另外,甘肅發展種養循環農業,注重特色優勢產業間廢棄物資源化循環利用,探索出了農牧結合、產加配套、糧飼兼顧、種養循環、集約發展的生態循環農業發展路子。甘肅省農牧廳介紹,甘肅將玉米、馬鈴薯種植和草食畜牧業有機結合,推廣了“秸稈—畜禽養殖—糞便—沼氣—有機肥—果園(菜園)—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秸稈及養殖場廢棄物—基質—食用菌基地—菌糠—生物飼料有機肥—生態養殖和有機農業”、“馬鈴薯加工副產物—發酵—飼料—生態養殖”等生態循環農業模式,推動企業、園區生產小循環和區域產業大循環良性互動。

  為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控,甘肅開展了化肥和農藥零增長行動。據了解,目前甘肅已建立了科學施肥管理和技術體係,制定了施肥限量標準,優化氮、磷、鉀配比,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和機械化精量施肥及保護性耕作技術,推進精準施肥,減少農業內源性污染。甘肅省的目標是,到2020年,化肥、農藥的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

[責任編輯: 李振]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