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環保產業技術研究院日前發布報告預測,從2014年至2020年,國內土壤修復市場規模可達6856億元。
去年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其中明確以大中城市周邊、重金屬污染防治重點區域、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周邊等為重點,開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示范。
目前,國內土壤修復行業仍處于萌發階段,多數試點項目為城市搬遷廠區的場地污染治理,涉及面窄,土壤修復更具市場潛力的其他領域並未有效拓展。統計報告顯示,2013年各地啟動土壤修復試點項目總計42個,這些項目中涉及資金總量億元以上的僅2個,大多數項目為中小型規模。同時,已披露的16個項目總計涉及資金量約為6億元,且示范項目資金來源幾乎全為政府專項補貼資金,足顯融資渠道的單一。
江蘇省環保產業技術研究院發布的報告稱,土壤修復產業具有一定的周期,修復資金佔G D P的比重也遵循相同的規律,即先低後高然後再回落。從2014年至2020年,國內土壤修復市場規模可達6856億元。
專家分析說,有跡象表明隨著國家對土壤治理相關政策的出臺,一批資本雄厚的企業已開始涉足土壤修復產業。同時,隨著市場規模化啟動,土壤修復產業涉及的檢測、評估、技術設備研發及工程設計施工等產業鏈上下遊各個環節也將逐步形成。(陳剛)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