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多部委擬組合拳治理產能過剩 將推差別電價

2013-02-22 08:55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近日,各省市正在向工信部報送2013年部分工業行業淘汰落後產能目標計劃。《經濟參考報(微博)》記者進一步了解到,國家發展改革委擬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等有關部門完善化解產能過剩的工作方案,研究提出化解產能過剩矛盾的綜合措施,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經濟參考報》記者綜合多個部門的數據發現,我國工業制成品總體上生產能力過剩,產能利用率比較低。2012年第四季度,工業制成品的產能利用率為80.1%。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原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表示,“我國的落後產能佔到15%至20%,需要加快淘汰,部分行業產能嚴重過剩。鋼鐵、有色、水泥、煤化工、平板玻璃、造船、風電設備、多晶硅等生產能力都是過剩的。”他表示,產能過剩影響效率、影響投資,如果發展下去會影響社會的穩定,潛伏著危機和風險,因此要把化解部分產業產能嚴重過剩作為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任務。

  據工信部賽迪智庫工業結構調整形勢分析課題組統計,2012年上半年,我國鋼鐵產能過剩超過1.6億噸,水泥產能過剩超過3億噸,鋁冶煉行業產能利用率僅為65%左右。除了傳統的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造船等行業產能大量過剩外,多晶硅、風電設備、新材料等新興產業也出現產能過剩傾向。

  另外有關數據顯示,2012年1至9月,六大高耗能行業投資3.5萬億元,同比增長22.2%,增速同比提高4.2個百分點。產能過剩存在進一步加劇的風險,鋼鐵和水泥行業尤為明顯。

  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有216條在建水泥生產線,預計到2013年建成投產,屆時新型幹法水泥將達到31 .33億噸。假設2013年需求量增長到24億噸,富余程度也將達到30.54%。“這說明我國新型幹法水泥不僅能滿足建設需要,而且已經過剩了。”工信部有關人士表示。

  “抑制水泥產能過快增長仍是我們的主要任務,必須嚴格控制新增水泥投資。”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有關人士表示,在編制重點產業生產力布局規劃時,發改委已經考慮了落後水泥產能較多省份的實際情況,擬按水泥總量不增、徹底淘汰落後水泥、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減少污染物排放的原則,合理布局大型新型幹法線。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多個部委近階段將完善“組合政策”,突出差別電價、能源消耗總量限制、問責制、新老產能挂鉤等對企業投資和生產的約束作用,抑制產能過剩行業盲目擴張。

  接受記者採訪的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有關人士認為,今年淘汰落後產能形勢嚴峻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目標定得比較高,二是有些地區實施力度不夠。

  工信部已向各省(區、市)下達了“十二五”期間工業領域19個重點行業淘汰落後產能目標任務,其中淘汰煉鐵落後產能4800萬噸,煉鋼4800萬噸,焦炭4200萬噸等等。

  記者獲悉,今年有關部門將通過強化政策約束機制和完善政策激勵機制兩方面推動淘汰落後產能工作。為此,工信部、發改委等部委完善部際協調機制,採取“組合措施”加快淘汰落後產能進度。一是繼續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理順煤、電、油、氣、水、礦等資源產品價格關係,完善電力峰谷分時電價,按程序加大差別電價、懲罰性電價實施力度。二是有關部門已經研究建立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制度,以形成能源消費總量倒逼機制,抑制高耗能行業過快增長。下一步將加快研究建立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分解落實到地方政府的機制,實行目標責任制管理;建立能源消費總量預測預警機制,對能源消費增長過快的地區及時實行預警調控。三是將淘汰落後產能目標完成情況和措施落實情況納入政府績效管理和國有企業業績管理,實行問責制。四是要求各地方新上項目和淘汰項目的產能要嚴格挂鉤,在產能總量等量置換的基礎上,推行減量置換,確保新上項目產能小于或等于淘汰項目產能。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