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大賣
近期,國產手機的銷量持續走高,引起了各界的關注,如華為、小米、vivo、OPPO等國產手機銷量均有增長,市場份額也在逐步提高,大有搶佔市場的勢頭。國產手機迎來了銷售的高峰期。
近期國產手機銷量持續走高
早在幾個月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了《2015年6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數據表明,今年上半年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2.37億部,同比增長7.4%。上半年,小米的銷量為3470萬臺手機,同比增長33%;華為手機出貨量為5000萬部,國內市場3100萬臺,同比增長40%;而魅族成為後起之秀,銷量增長速度最為迅猛,銷售出890萬臺,同比增長54%。雖然距離前二者,還是有不少的差距,但是實力不容小覷。
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近年我國互聯網普及率的提高,智能手機成為越來越多人進行社交的主要媒介之一。國產手機的逐漸崛起成了不爭的事實,而其中最大的贏家,當屬華為。上半年華為的手機銷量還略次于小米,而據最新報告顯示,在剛剛過去的第三季度中,華為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81%,超越小米,排名第一,小米則位居第二。就東莞賣場的情況來看,華為和魅族手機的銷量也是穩居國產手機前列,其中爆款的機型有華為mate 7和魅族note 2。
筆者向時尚電器市場部負責人了解到,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國產手機與三星等國際等廠商差距迅速縮小甚至已超越,無論在性價比、外觀還是價格方面都符合大眾的追求,華為更是在歐洲市場成了主流。而小米、金立、vivo、OPPO等國產手機也進入了印度、印尼、泰國等新興市場。
性價比高提高了國產機競爭力
國產手機逆襲之路可謂是起起伏伏,從最初的模倣到現在的自主創新,能有今天的成績實屬不易。1999年是國產品牌進入手機市場的第二年,市場份額僅佔2%,到了2003年,銷量就佔到中國手機市場總銷量的58%,而這一年也是國產手機最風光的一年,但好景不長,隨著國外品牌的進入,國產手機很快就被洋品牌比下去了。直到近年來,國產手機漸漸發力,逐漸找回曾經屬于自己的市場。如今正在崛起的華為、小米、中興等國產手機品牌就是最好的說明。
國產手機銷量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據蘇寧方面介紹,首先,是國產手機性價比較高,其次,國產手機在性能和配置上逐漸完善,近年來,穩守高性價比路線的國產廠商開始掌握核心技術,並希望能走高端路線。這也切合了消費者對于手機配置的要求,同時,在價格上,國產手機相對于三星、蘋果更具有優勢。
除了性價比高、價格適中、符合我國的平均消費水平外,國產手機硬件方面也在不斷地創新,據時尚電器鄭經理介紹,比如參數至上,配置高、性價比好、攝像頭像素高等也是消費者非常關心的問題,這方面國產手機一直在做功課。有的消費者希望能先體驗在購機,OPPO、華為等國產手機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消費者可先到店體驗真機再作決定購買,進一步讓消費者提高了購買的欲望。
另外,國產手機的多元化也是其特點之一,國產手機的花樣絕對不輸外產,例如電動旋轉鏡頭,電子光圈,曲面側屏等等,mate7的按壓式指紋識別、魅族mx2的窄邊框宣傳、魅族的home鍵手勢操作。且實用性強、雙卡雙待,生活、工作兩服務,性價比高了,國產手機自然有了競爭力,能與國外品牌一較高下。
對國外品牌手機產生威脅
一位在蘇寧工作多年的總經理表示,國產手機近年來的高銷量對于國外品牌手機定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尤其是以華為為首的高端機,比如華為榮耀係列和P係列,憑借其出色的外觀和高配置高性能成功地斬獲了不少粉絲,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對三星和蘋果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
國產手機的銷量持續走高,相對而言國外品牌手機必然受到了一定的衝擊,在高端機方面,之前一直是iPhone、三星和華為三強鼎立,而如今這一位序已經悄然發生變化,目前為止華為高端機銷量現已超越三星。今年2月份和3月份,蘋果仍然是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第一名,但是到了4月份,蘋果被小米超越了,5月份,小米和華為都超過了蘋果,蘋果屈居第三名。雖然最新有數據顯示9月份蘋果又奪回“王冠”的寶座,但事實證明,國產手機的確對國外品牌手機產生了影響。
而市場綜合行情也足以說明這一點。以“中興、華為、酷派、聯想”為代表的國產品牌手機企業發展壯大,產銷量已躋身全球前十。對國產手機而言,強大的產品功能和用戶體驗,已經成為消費者認同國產手機品牌的基礎。在國產手機廠商的集體努力下,產品功能絲毫不比國際品牌遜色。
對于國產手機而已,經歷了數年的競爭與洗禮之後,正在以獨特的方式,參與到世界手機競爭的大格局中來。但從長遠來看,國產手機廠商的競爭模式才剛剛開始。相信隨著國產手機品牌的日漸成熟,未來的智能手機市場,必有國產手機品牌的一席之地。(文/圖 王丹妮)
[責任編輯: 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