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加速,網絡提速降費取得階段性成果
作為“互聯網+”和智能制造的根基,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的建設在2015年取得快速進展,三大運營商完成投資預計將達到或者超過4350億元。其中,4G網絡建設投資超過900億元,基站規模接近150萬,覆蓋全國主要城市。光進銅退步伐加快,FTTH端口達到2.4億個,佔比52%,超過80%城市家庭已具備百兆接入能力,四川、山東等先後建成“全光網省”。國際通信網絡布局初步形成,國際出口總帶寬達到12.4Tbps,骨幹網全面進入100G時代。
響應李克強總理的號召,三大基礎運營商在固網方面推出免費升檔、免費提速、套餐降價等措施,在移動寬帶方面通過降低熱點國家國際漫遊費、取消京津冀漫遊費和長途費、套餐內流量當月不清零等,使固定寬帶和移動流量平均資費水平下降幅度分別超過50%和39%,固定和移動網絡速率向“雙百兆”邁進,網絡提速降費工作取得價段性成果。
二.傳統通信業運營壓力加大,行業轉型升級步伐進一步加快
受OTT持續衝擊,傳統電信業務持續下滑,短信業務量連續三年負增長,移動通話時長也在2015年首現負增長。雖然流量仍呈現高增長態勢,但對收入的拉動不足。在營改增、提速降費、壓縮運營費用的多重壓力下,傳統運營商的運營壓力持續加大,2015年前11個月的電信業務收入同比增幅僅為1.6%,量收“剪刀差”擴大到將近25個百分點。
為應對跨界競爭帶來的壓力,通信業內部加快了行業轉型升級的步伐。三大運營商在深入後向收費、流量貨幣化等流量經營的同時,先後發布“互聯網+”行動方案或計劃,通過組織調整、平臺建設和業務創新等措施實現互聯網化轉型。中國鐵塔完成了對存量鐵塔資源的收購,並引入國信控股,探索股權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發展模式。39家移動通信轉售企業發展用戶有望達到2000萬,佔比超過1.2%。寬帶接入網開放試點范圍從首批的16個城市擴展到61個城市,發放牌照105張。
三.互聯網企業營收穩步增長,跨界融合成為發展“新常態”
2015年我國互聯網信息服務收入6950億元,同比增長39%,在互聯網服務收入中的佔比達到60.5%。互聯網企業市值規模迅速擴大,328家互聯網相關上市企業的市值規模達到7.85億元,相當于中國股市總市值的25.6%。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4家公司位列全球互聯網公司10強。
在“互聯網+”戰略落地的帶動下,互聯網向傳統行業的滲透日漸加劇,跨界融合成為發展“新常態”。2015年,互聯網在金融、電商等領域的創新走向深入,互聯網金融的業務細分催生大量新業態,跨境、農村和垂直電商成為電商服務創新的新熱點。互聯網與教育、醫療的結合也持續升溫。截至2015年10月,兩個方向的投融資較2014年全年的增長都在90%以上,教育、醫療領域的“互聯網+”已從純線上服務向線下延伸。互聯網與農業、制造以及傳統服務業的加速融合帶來一係列新業務、新服務,在“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的政策指引下,互聯網正成為經濟發展新動力的發源地。
四.智能手機競爭步入深水區,集成電路和智能硬件異軍突起
國產品牌在2015年的智能手機市場表現搶眼。1-11月,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佔同期國內手機出貨量的82.5%,上市新機型佔同期國內手機上市新機型數量的94.6%。市場競爭由價格戰、性價比向工藝升級、技術創新等“深水區”邁進。國內格局發生巨變,由華為、小米、OPPO、vivo組成的“華米歐維”新四軍替代了原有的“中華酷聯”,整機品牌也加速向中高端演進。
在網絡提速的帶動下,集成電路和智能硬件在ICT制造領域異軍突起。海思和展訊進入全球集成電路設計十強;中芯國際28nm實現規模化代工;40nm北鬥/GPS、WiFi、藍牙、調頻四合一高集成度芯片發布並開始量產。以紫光集團為代表的中國企業也在國際上掀起了一場集成電路行業的並購熱潮。據艾瑞咨詢預測,2015年我國智能硬件的銷量有望達到424億。雖然在技術創新上仍屬于市場跟隨者,但中國企業在部分領域已佔據先發優勢,例如小米、步步高在2015年三季度的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均入列全球前五。
五.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進入高速發展期,服務成為主要方向
借助“互聯網+”戰略的落地,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在2015年快速發展,在業務、應用、產品創新的帶動下,開始真正的“落地生根”。在相關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的基礎上,服務成為發展的主要方向。
2015年一開年,國務院就印發了《關于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帶動雲計算產業一路上行。BAT全面發力,在國內外均開始廣泛布局,傳統運營商加大相關的研發和投入,華為等傳統IT廠商開始快速轉型,Ucloud、青雲等新生力量也不斷發聲。9月發布的《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為大數據的發展再添一把火,互聯網大數據引擎開始向社會和各產業服務。《2015年中國大數據發展調查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大數據市場規模達到115.9億元,增速達38%。在擴大內需、促建智慧城市等政策措施的指引下,在車聯網、工業互聯網的聯動作用下,物聯網在2015年迎來了真正意義上的應用實踐元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7500億元。
六.信息網絡安全受到高度重視,自主知識產權研究取得初步進展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醫療、金融、能源等領域的深度融合也加速了安全事件的跨界蔓延,信息網絡安全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2015年,政府在政策制定時注重安全與發展的協同推進,將保障安全作為“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中國制造2025等發展文件的重要內容。在《國家安全法》中明確網絡與信息安全的重要地位,並對《網絡安全法(草案)》公開徵求意見。工信部及相關部委先後開展了網絡安全試點示范、電話“黑卡”專項治理、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等工作,並取得了明顯成效。
對信息網絡安全的高度重視也推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究。在嚴格的上市條件下,我國安全領域已有超過20家企業成功上市融資。中國移動主導的《ITU 5G網絡標準技術指導建議書》編制完成,成為ITU 5G標準制定的重要依據和指導。國產廠商在自主知識產權的操作係統、芯片研發等方面也取得了初步進展。
[責任編輯:李振]